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汉字英雄报名方式(姜骄桐:顶级社牛女孩,参加汉字英雄要掌声,惹得评委黑脸指责!)

导读 汉字英雄报名方式文章列表:1、姜骄桐:顶级社牛女孩,参加汉字英雄要掌声,惹得评委黑脸指责!2、明天来看孩子们角逐汉字英雄3、语文热加速触网 网易推有道语文达人掌上学习神器4、

汉字英雄报名方式文章列表:

汉字英雄报名方式(姜骄桐:顶级社牛女孩,参加汉字英雄要掌声,惹得评委黑脸指责!)

姜骄桐:顶级社牛女孩,参加汉字英雄要掌声,惹得评委黑脸指责!

社牛女孩太活泼惹怒评委

“写对了就给点掌声!不给掌声?”

社牛小姑娘参加节目频繁要掌声惹评委黑脸:“你听我们说话了吗?”

要掌声

这个小姑娘名叫“骄桐”,一上台她就靠能说会道的巧嘴和活泼的性格,博得了众评委的喜爱。

到了答题环节,她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只要写对了答案就兴奋地向观众讨要掌声。

评委黑脸

前两关她有此次表现评委也没觉得有什么,观众更是极力配合着给她鼓掌;

可渐渐地就有点不对劲了,她频繁和观众互动,本末倒置不顾答题,这便引起了一位评委的不满:“真能咋呼”。

评委不满

之后她也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夸张。

写答案时不仅听不进去马东和评委于丹的话;还仍旧一个劲儿地要掌声,引得几位评委逐渐黑了脸。

骄桐答题

连马东都打趣说,这台上可能不需要他和评委来打配合了,人家小姑娘一个人也能玩儿得很开心。

奈何骄桐并没意会到这句话更深的含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要掌声

之后高涨的情绪和极其跳跃的思维,让她在答题时过于自信写错了答案,于丹都看不下去了,皱着眉头连连劝她:

“你老喊什么呀?孩子!骄桐,咱静静心,别那么闹腾,虽然你挺招人喜欢的,但咱这是闯关”、“你听我们说话了吗?你静点心!”

评委劝说

可这个时候她的兴奋已然上头,而且到了无法悬崖勒马的程度,仍旧频频要掌声:“写对了就给我掌声啊,写对了写对了,掌声呢?”

于丹和马东都有些无奈了,之后遇到不会写的字时,骄桐咋咋呼呼地给老师打了个电话,写完之后又开始要掌声:“写对了就给点掌声,不给掌声?不给掌声那也就这个!”

要掌声

此时何止是评委和观众的耐心和热情,被她这么一顿闹腾给消磨殆尽,就连看视频的网友都不禁对她的举动心生反感。

比赛规定的时间眼瞅着就要结束了,最后一个“金箍棒”的“箍”骄桐不会写,就算评委提示了也不会,于是干脆也放弃了,抢了马东的台词:“四三二一,秀出咱们的答案吧。”

答题

结果可想而知,骄桐并没拿到全部通关的奖金,到了后台,她的母亲都忍不住说起了女儿:“你太闹腾了,太着急了,没静下心来,知道吗?”

怎料却被她直接给怼了回去:“出去!一!二!”、“她怎么对我心烦的时候,就不会说两句安慰一下?一直说我,在家就这样,烦死了!”

怼母亲

不出意外,骄桐在台上、台下的表现,都令不少观众很反感,但也有网友表示,或许她就是太不自信了,这一点从说话拔高音量,和频繁索要掌声提升底气就能看出。

至于她对妈妈的不礼貌,这一点确实需要改,你们说呢?

控诉母亲

戏精女孩加戏失败引起非议

“我给了您三位那么好的提示,那么好的笑话,你们三位居然不提醒我,太伤我的心了!”

社牛孩子有多会为自己加戏?

邬雨晴

小姑娘名叫“邬雨晴”,她自信满满地登上《汉字英雄》的舞台,还给大家结合古诗句来了一段自我介绍。

没等马东接话呢,她就想带动台下的观众和她一起打节拍,听她背诵《正气歌》。

邬雨晴

因为《正气歌》篇幅太长,背到中间马东不得已打断了她,并表示她应该是个很认真的姑娘:“我们要是不帮你拍这个巴掌,估计你能很生气,是这意思吗?”

没想到邬雨晴的一番回答,直接把大伙儿给逗笑了:“老师我不生气,我觉得嘛,大家能够帮我就很不错啦,谢谢你们!”

神级回答

到了答题环节,她写答案时突然想起一个笑话,询问过马东后,随即便给大家讲了起来。

有一说一,小姑娘这笑话讲得绘声绘色,但此刻可不是讲笑话的时候,是考验选手脑力的重要时刻;

答题

因此她这笑话讲了一半,不仅没让评委和观众深深代入,反倒是自己沉浸其中,一直在滔滔不绝,完全忘记了下一个答案该写什么。

为了不浪费时间,马东再次打断了她的“雅兴”,让她认真作答。

马东打断

怎料她像是把所有的脑细胞都用在了刚才的笑话上,对笔下的答案迟迟不肯动手,随后想起来请评委们给点提示。

可马东并不愿意:“我们不能,你这讲半天故事了,我们怎么给你提示啊!”

马东打断

谁都没想到,就是因为马东这句话,让邬雨晴当场闹了脾气:“怎么可以这样”!

紧接着她还埋怨起了三位评委,说自己给对方讲了这么好的笑话,却连个提示都换不来,她的心都被评委给伤透了!

抗议

虽然在这以后,于丹还是适当给了她点提示,可她一通头脑风暴后,依旧没能写出所有答案。

马东倒数到一时,她直接放弃了,对方都震惊不已,说这小姑娘太认真了,都不跟自己多争取点时间。

不开心

结果她倒是一脸轻松地接受了现实,可后台看她答题的母亲却一拍大腿,无比地失望:“我的天哪,天哪,不知道她咋想的,哎呀,搞不清楚!”

更令邬妈妈“搞不清楚”的是,女儿不仅不为自己争取时间,临下台时还向于丹要了一个拥抱,说对方是母亲的偶像。

母亲无语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邬妈妈的无语和不解,而彼时快要离开舞台的邬雨晴,因为没写对几个答案,最后只得到了600块奖金。

当马东递给她钱时,她接过来撂下一句“回去让我妈请我吃饭”就径直走下舞台,空留对方举起的手停在半空,尴尬不已。

尴尬

看了这个片段后,邬雨晴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吐槽,大家说她太能给自己加戏了,而且还是个碎嘴子;顶撞评委、离台时没和马东告别,都显得挺没教养的。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其实人家孩子本来不是这样的,是节目组为了收视率,在普通选手里掺杂了有剧本的选手,所以大家还是嘴下留情,不要对孩子太苛刻了。

母女

小女孩为赢比赛耍心机遭吐槽

为了赢得比赛而耍心机的孩子,到底多令人讨厌?

《汉字英雄》的舞台上,魏依曼和好朋友王梓旭正在接受pk。

王梓旭

刚开始两人的对决非常精彩,实力不相上下,可答到后面时,魏依曼遇到了瓶颈。

她扭头让王梓旭提醒自己一下,自己之后也会在对方想不起答案时给予提示,奈何王梓旭定力很强,并没如她的愿。

魏依曼

好在魏依曼汉字储备量较强,没过一会儿就想到了一个答案;

但之后王梓旭遇到瓶颈写不出答案时,她不仅对着观众说:“嘘!大家别提醒他”,还一个劲儿对对方冷嘲热讽:“写不出来了吧?写不出来了吧?”

魏依曼

幸好在这个紧要关头,王梓旭最终还是想出了答案。

后来当魏依曼再次遇到瓶颈时,都快急哭了,而王梓旭却并没有鼓动观众“不要说话”,反而在她绞尽脑汁想出答案时,替她长舒了一口气。

嘲讽

到目前为止,两人在台上的表现姑且就算小孩日常拌嘴了,可接下来,随着问题难度的升级,魏依曼的表现却引起了外界诟病。

想不出答案的她焦头烂额,还不忘埋怨王梓旭一句:“你干嘛写对呢”?

急哭了

这边马东都快倒数到一了,她更是急得哭出了声:“马东叔叔,求求你别数了”!

即便是马东给她争取了时间,可她依旧没想出答案,就在她即将崩溃之时,王梓旭站了出来:“我提醒她,我提醒她!”

乐于助人

把好不容易想出来的答案送给对方后,王梓旭自己却陷入了头脑风暴的泥潭,这次该他哭了。

最后他因自己的乐于助人,而把本能晋级的机会拱手让人了。

王梓旭

王梓旭泣不成声地离开舞台,王爸爸抱着他给予安慰,说他虽然输了比赛,可他能把答案让给对方,正是他绅士的表现。

而看过该片段的网友呢,也不禁替王梓旭输了比赛而感到可惜,为此还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魏依曼,说她为了赢不顾多年友情,故意耍心机,还不让观众提醒对方。

魏依曼

难道年纪小小的魏依曼,真像这些网友所说的那样吗?

其实很多人都被网上那些恶意剪辑的视频给误导了。

急哭了

当王梓旭想不出答案急哭时,魏依曼也跟着着急了,她不仅调动脑细胞帮对方想答案,还试图求助台下的观众能给点提示。

可惜的是,最后她还是没能帮到对方,看着好友被淘汰,她心里也不好受。

替好友难过

所以魏依曼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为了赢比赛而耍心机。

就像节目组另一位主持人说的那样,这两个孩子就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才会互相揭短、斗嘴,但正是因为王梓旭的绅士举动,才让两个孩子的友情升华,变得更加坚固。

王梓旭

明天来看孩子们角逐汉字英雄

资料图 陈瑜瑾摄

记者 汪燕妮 通讯员 徐淑纯 陈瑜瑾

明天9时30分,第九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将在华美空间文创园开幕。届时,广播直播车将化身“湖里朗读车”,在现场倾听、刻录您的真挚朗读。现场还将有十余项精彩的书香活动亮相。

据悉,城市诵读节活动将持续到12月。

喜欢阅读的快来淘书

新书好书均八折优惠

本届城市诵读节以“喜迎盛会·阅读湖里”为主题,由市委宣传部指导,湖里区委区政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里区委宣传部、海西晨报社承办。

开幕式现场,将有十余项精彩书香活动亮相。其中,将有现代诗文诵读展演,数百名中小学生角逐“汉字英雄”。

此外,《醉美五缘湾》一书的作者,厦门知名作家沈世豪将在现场签名赠阅,前200名市民可免费获赠书籍。厦门少儿作家香橼也将到场举行签售活动。

喜欢阅读的市民还可在现场淘书,厦门新华书店、外图的新书好书一律八折优惠。

公共图书进入咖啡馆

倡导休闲阅读新模式

9年来,城市诵读节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每年都有创新。精心安排的丰富活动项目,为市民搭建起了品尝“文化大餐”的平台。

去年,主办方创新探索出“互联网 悦读”系列,推出“湖里微乐读”APP、“湖里悦读时光”微信公众号,微书坊、微活动及微乐读等,给市民带来了一个安静的专属阅读空间,让市民享受“时尚悦读”。

今年,主办方在夯实全民阅读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其中,湖里区图书馆与文创企业联手构建“三嘉悦读体验馆”,让公共图书进入咖啡馆,同时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网络,对市民免费开放,倡导休闲阅读新模式。

湖里朗读车开进学校社区

市民“朗读者”可参与录制

本届中共湖里区委宣传部“湖里悦读季”品牌活动,将与厦门音乐广播全民朗读互动栏目《读城记》携手。

届时,广播直播车将化身湖里朗读车,开进开幕式现场,倾听、刻录您的真挚朗读。此后,湖里朗读车活动还将走进学校、商圈、公园、社区,带市民“悦读”“金砖五国”名篇佳作。优秀者将作为“朗读者”参与录制《读城记》栏目的“听众读城”板块。

今年的活动,还将聚焦民间阅读元素,重视发挥民间阅读力量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推动作用,逐渐将民间读书团体的活动纳入城市诵读节重点活动中。

语文热加速触网 网易推有道语文达人掌上学习神器

随着教育改革走向“全面落实”阶段,尤其是中高考的改革——文理不分科,语文分数加重等政策的逐步推进,以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热播,“语文热”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于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期待。

日前,国内知名在线教育互联网公司网易有道发布了其语文学习产品——有道语文达人。据悉,有道语文达人收录了超过500万的字词以及课内外的古诗文,支持多种查询方式,覆盖小初高中全部字词考点,被业内人士称为语文学习“神器”。

多种查询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用户体验方面,语文达人支持多种查询模式,当语文学习中遇到生僻字词,可以通过手写、拍照、拼音、部首、笔画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提高了查词效率,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拍照查询示例

囊括全部考点,提供定制化学习

有道语文达人密切贴合小初高中语文学习要求,全面收录语文易考词表,查词时即能展示对应考点,轻松应对各年级语文测试;对于近年来在语文学习中比重逐步提升的文言文及古诗词,有道语文达人也提供了贴心的学习方案,囊括了课内外古诗古文,并提供原文译文对照学习、字词点击释义等功能,帮助用户轻松攻克古汉语学习难题。

古汉语学习界面

用户登录有道语文达人后,可根据自身年龄设定学习范围,系统会自动为用户匹配学习范围,推送该阶段重要考点信息,实现定制化学习。

年龄阶段设定

500万基础词库

在词库方面,语文达人独家收录了古汉语词典,完整收录了现代汉语大词典、成语词典等专业汉语词典,收录字词总数超500万。用户下载相应词库后,可随时随地离线查询。

有道是网易旗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子公司,以搜索产品和技术为优势,目前有道已推出有道词典、有道学堂、有道口语大师等在线教育产品,其中有道词典用户已经突破5.5亿。此次推出的有道语文达人产品是有道基于对用户移动互联网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汉语、国学领域的全新探索

业内专家指出,基于“语文热”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民族意义深远。当“语文热”遇到移动互联网技术,有道语文达人有望成为有道下一个入口级在线教育产品。

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国人不会写字?

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似乎正从“熟面孔”变成“陌生人”。近期,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电视节目,不仅将“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成人书写能力退步更严重

据了解,《汉字英雄》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则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两个节目都在暑期推出,吸引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播出不久即引起了热烈反响,然而人们交上的答卷却不容乐观。

外国人觉得汉字像“天书”一样难以书写,而现在连很多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同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生僻字的时候。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时,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当“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错误频频。

在《汉字英雄》节目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不仅如此,即使像“间歇”、“熨帖”、“黏稠”这样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也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一词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成人体验团”的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严重。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提笔忘字”。

不少网友在看过节目后,纷纷在网上“晒”自己的听写记录,更有人吐槽:“我学的汉字都还了一大半给老师了。”网友“轩辕十四”感慨道:“我连自己的星座‘摩羯座’都写错了,在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视传统的汉字书写文化。”

专家认为这是书写工具进化的结果

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不少人产生了警醒之心,甚至有网友喊出了“拯救汉字”的口号。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书写能力的退步是文字工具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必过于忧虑。“要是出现不会写的生僻字,用智能手机、电脑一查就知道,善于‘假物’也是一种能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材料。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书写工具的进化是不可逆的,节目的本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重温汉字的美好”。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在她看来,这个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

汉字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程荣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

声 音

别忘了笔尖上的美

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一个暑期的电视特别节目,变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汗颜的“公众考题”。

当代中国人“提笔忘字”的现象早不陌生。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当汉字在笔尖上变得生疏和踌躇,网友纷纷扼腕。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键盘时代的高效与用笔书写的乐趣,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在速度和效率面前,我们大可以使用键盘,但在不需要过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候,我们能否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题几句诗,这不仅是对中华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或许更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交流的方式。

山东医疗队学霸2天编出武汉话手册走红,一家五代皆行医

“拐子”是哥哥,“嗖嗖”是叔叔,“握心”意思是恶心……一本从武汉新冠肺炎防疫一线流传出来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把武汉话翻译成普通话,迅速在网上走红。许多网友说,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手册》及武汉话配音能快速面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郭海鹏的出谋划策和穿针引线功不可没。

图为齐鲁医院医疗队成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商讨治疗方案。(受访者供图)

随着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的不断攀升,全国各地医疗队纷纷驰援湖北。“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这中国医学界的四大“天团”甚至因此而时隔80多年再度聚首。

各地医务人员会师武汉,语言关却成为拦路虎:医疗队员听不懂武汉话,而许多武汉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不会讲普通话。没法“问”,如何诊?

“2月8日晚,做交接准备的同事回来,反映了语言障碍的问题。领队费剑春很重视,立即召集大家想办法。”郭海鹏告诉记者,2月9日医疗队就要接手病房,解决语言问题刻不容缓;另外,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还在源源不断飞往武汉,早一天找到办法,就可以早一点帮助其他医疗队和更多的患者。

郭海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顺理成章地成了医疗队的“武汉话专家”。他和副队长胡昭商量后提议,编一本对照手册,收集整理常用的、关键的武汉话,再“翻译”出来方便对照学习和使用。这一建议得到医疗队的一致认可和全力支持,同事们迅速分组行动,列举了250多个高频词汇。

起初,大家想借助网络来查询发音,但效果有限。“临床词汇相对比较生僻,网上不大用,得找当地人才好确定发音。”郭海鹏说。

他立刻找到自己在武汉大学的老师、师兄师姐帮忙:手册主编之一的林青,是郭海鹏求学时,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负责审校的卞洲艳、张楠等人,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生,还与他师出同门。

得知郭海鹏的想法,老师和校友们都非常支持。“大家都从事医务工作,都愿意为防疫一线和患者解决问题,热情和效率很高。”郭海鹏说,武汉团队剔除发音与普通话接近的词汇、精简部分过于复杂的表述,最终为《手册》定稿,收录方言词句100余条,也就是现在网友看到的版本。

《手册》下发之后,医疗队员们又发现了新问题:虽然用汉字标注了武汉话的发音,但无法体现音调、轻重音,有的注音与实际发音仍有差距。就此,郭海鹏和同事们提出,干脆做一个语音版的,让大家听着学!于是,林青老师找来自己的女儿、女婿帮忙,紧急赶录音频。

所有工作都是在紧锣密鼓中完成,2月9日下午3时,《手册》和音频材料就发送到了医疗队每一个人手里。收录的武汉话分为四部分:称呼常用语、生活常用语、医学常用语及温馨用语。很快,《手册》和音频资料就被人传到了网上。

齐鲁医院医生早晨交接班(受访者供图)

让郭海鹏意想不到的是,《手册》迅速成为援助武汉各医疗队的学习教材,甚至被当地媒体搬上节目、誉为“武汉方言密码本”,并“蹿红”网络。《手册》发挥了作用,作为主创者之一,郭海鹏打心眼里高兴,但他的工作节奏并未被意外的走红打乱,“一切照旧”。

鲜为人知的是,郭海鹏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疫情发生后,第二故乡急需支援,作为重症室医生的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2月6日晚10点半,他紧急收到出发通知。来不及和父母告别,他特意熬过0点、确定父母都睡下之后,才悄悄通过微信告知父亲。

“我家连着5代都是医生。我打小就在爷爷和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他们救死扶伤。”郭海鹏说,一家几辈人世代行医,为的便是悬壶济世。“疫情更是国难,我怎能不挺身而出?”

郭海鹏的父亲是山东省一家地市级医院的主任医师、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给了儿子莫大的心理支持。

晚上10点,齐鲁医院医疗队医生们下夜班回宾馆(受访者供图)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父亲在写给郭海鹏的微信留言中说,独生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父母无法不担心;但郭海鹏也是医生、是国家出资培养的博士、博士后,他支持儿子“逆行”。

“你多付出一些劳动、多献出一点爱,就有可能从死神手中多夺回一条生命,就能多挽救一个家庭。”

这段留言发出后仅两天,《手册》问世。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