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斗战神账号怎么激活(腾讯失落:昔日头牌自研手游无法接入健康系统将停运)

导读 斗战神账号怎么激活文章列表:1、腾讯失落:昔日头牌自研手游无法接入健康系统将停运2、七十二变降妖伏魔 全民斗战神内测今日开启3、援助必杀技怎么玩 全民斗战神援助必杀技解

斗战神账号怎么激活文章列表:

斗战神账号怎么激活(腾讯失落:昔日头牌自研手游无法接入健康系统将停运)

腾讯失落:昔日头牌自研手游无法接入健康系统将停运

来源:中国经营报

昔日头牌自研手游因无法接入健康系统将停运 腾讯“战神”失落

周昊

在游戏市场专注于“端转手”的浪潮下,腾讯曾经的头牌自研IP《斗战神》手游版(《全民斗战神》)最终将以关服停运而草草收场。

近日,《全民斗战神》运营团队发布停运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该游戏将于2019年12月31日11:00停止运营,之后玩家将无法登录游戏。对于玩家在游戏中已充值但未消耗的代币,腾讯亦提供了相应的补偿/替换方案供玩家选择。

对于此次的停运公告,腾讯互娱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所谓的业务调整是因为《全民斗战神》因技术架构老旧而无法接入游戏健康系统,从而宣布的停运下架。

在《全民斗战神》宣布停服半个月后,腾讯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财报。与去年同期《怪物猎人世界》下架、游戏版号停发等境遇相比,今年第二季度腾讯游戏收入同比增长8%至273亿元,扭转了一季度手游、端游双双下跌的不利局面。

崩塌的战神

在端游领域,目前腾讯有着《天涯明月刀》《斗战神》等为数不多的知名自研IP,其中《天涯明月刀》手游版已经在今年开启了测试工作,而《全民斗战神》早在2016年中便与玩家见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全民斗战神》宣布停服的同一天,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公开表态,腾讯今年将完成健康系统的全部覆盖,并会逐步停运和下架无法接入的相关产品。

前述腾讯互娱工作人员表示,《全民斗战神》并非首款因无法接入游戏健康系统而停运的产品,近期还有一些产品也纳入了退市安排,但具体名单不详。

《全民斗战神》的关停也引起了部分端游用户的关注,许多玩家在贴吧看到手游关停的通知后,担心端游是否会步其后尘。事实上,玩家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3年《斗战神》上线之时,这款作品曾被誉为腾讯游戏的口碑“翻身”之作;然而该产品正式上线仅一年左右,游戏内运营层面的一些改动便招致了玩家的诸多恶评,致使今日的《斗战神》泯然众人。

失落的梦想

2018年中,一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但至少在《斗战神》立项的2008年,腾讯仍然有着研发口碑优良作品的梦想。

当时的游戏市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魔兽世界》在顶端成功做到了名利双收,其余各厂商引进或自研的网游作品亦层出不穷。但彼时腾讯旗下的自研作品在市场上并不出众,其最火爆的产品主要为代理的《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

事实上,《斗战神》在立项之初的各项设定亦算不上出彩,但在游戏开发过程中,伴随着《悟空传》作者今何在的加盟,游戏的整体方向开始逐渐转向剧情的阐述与世界观的架构。这也许与《斗战神》承载着逆转腾讯游戏口碑的使命感有关。

在2012年的《斗战神》品牌发布会上,制作人刘丹向媒体表示,《斗战神》筹备时间比一般产品长两到三倍,且研发团队人数和资源投入亦为各项目之最,这款产品也是腾讯筹备的下一代自研旗舰产品。

2012年3月,《斗战神》开启了第一轮限号测试。首测的激活率接近100%,用户满意度也超过了90%;2013年游戏正式公测后,玩家群体对于游戏内磅礴的剧情动画、悠扬的配乐唱词、细腻的故事情节亦是赞不绝口,腾讯游戏“翻身”正当时。

然而在2014年初,《斗战神》主剧情更新至第四章节时,制作组开始着墨于游戏中的社交内容,并开始在游戏商城内售卖属性增强物品,这一系列改动引起了玩家的不满,用户流失、口碑下滑等现象也接踵而至。2014年中,《斗战神》主策划尤卡离职,腾讯的“自研旗舰”亦渐渐褪去了光环。随后,腾讯开始将重心放在手游领域,《斗战神》后续获得的开发资源也开始减少,游戏初期的动画、唱词等大打折扣,而制作精度的下滑更难让游戏口碑重回巅峰,这场腾讯游戏的正名之举最终以“360度翻身”而落幕。

在《斗战神》主策划尤卡出走的前两个月,游戏制作组为回应玩家曾拍摄了《〈斗战神〉狂虐制作人》系列短片,游戏内的各策划被安排在镜头前接受来自玩家群体的“灵魂拷问”,其中主策划尤卡的章节里有一句旁白“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人,以前得到的终究后来都要还回去”。从初见时的好评如潮到时下的默默无闻,这句旁白亦成为了《斗战神》最为贴切的写照。

不过在《斗战神》跌落神坛之际,《英雄联盟》已经火遍大江南北,腾讯游戏内部三巨头格局(指《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成型。通过娴熟的游戏代理运营,腾讯以另一种方式构建起了自己的游戏帝国。

断臂自救

《斗战神》遇冷,其衍生出的相关手游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热度平平的《全民斗战神》成为了第一批因无法接入健康系统而停运的产品。

在外界看来,一次性关停多款生命周期未尽的产品可称得上是大手笔之作。但对于今日的腾讯而言,隔绝一切游戏之外的风险却称得上是当务之急。

2017年7月,国内多家媒体连续发文对《王者荣耀》进行批判。对于游戏玩家而言,这只不过是又一次的“电子海洛因”论述;然而对于彼时的腾讯而言,内部氛围却是愁云浓重。腾讯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忆称:“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游戏部门如不尽快做一些应对,后果会非常麻烦。”

“无法接入健康系统的产品将全部下架”,从腾讯高管的这一表态来看,这场舆论危机的影响在今日亦难以消散。也正因此,腾讯在提出了新文创概念的同时,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亦是做足了功课。

在《斗战神》中,“猪八戒”曾有一句极为经典的台词被玩家们所慨叹:“我都已经变成猪了,你们为何还要苦苦相逼!”今日的腾讯当得起“游圈大佬”的名号,而在当前的游戏市场下,剪去一些细枝末节亦是保住根基的便捷之径。

腾讯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腾讯已经通过事前成长守护平台、事中健康系统、事后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等三个维度进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已经在《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两款热门游戏内接入“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从而对未成年用户进行监督。此外,关停无法接入健康系统的产品,亦是腾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截至8月,健康系统已经覆盖了腾讯包括端游和手游在内97.3%的活跃用户,腾讯接下来的目标便是在今年完成健康系统的全部覆盖。

有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国内游戏产业发展过快,但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却并没有同步跟进;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公司,又曾经历过《王者荣耀》事件,自然对未保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大。而且就关停部分产品而言,一般中小厂商运营的项目本就不多,关停成本极高;但对于腾讯而言,这种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除了降低在游戏领域的风险外,腾讯也通过第三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来进行业务调整。腾讯2019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期内网络游戏收入273.73亿元、数字内容收入207.73亿、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228.88亿元、网络广告收入164.09亿元,过往游戏一家独大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改变。

七十二变降妖伏魔 全民斗战神内测今日开启

就在今日,动作手游《全民斗战神》巅峰内测正式开启,本次测试中带来了全新的 72 变玩法,植入神魔谱系统让玩家与西游记中的小妖对战,还有宗派 Boss、坐骑系统等同步亮相。

《全民斗战神》游戏截图

“神魔谱”是《全民斗战神》于本次巅峰内测中推出的一项新玩法,该玩法将出现在游戏核心玩法 72 变中。当玩家在游戏中成功激活 72 变玩法后,便可同步玩转神魔谱,与西游记中的各路小妖作战,通过收集神魔谱来加强主角能力,并为各个变身附加特性。玩家搜集诸天神佛的神迹,将解锁 72 变变身的战斗特性。

《全民斗战神》游戏截图

凭借核心玩法的“72 变”,玩家只需使用一个角色,便可玩遍游戏内各大职业,通过变身体验到不同英雄在游戏中的技能、战斗操作特色。该项玩法的推出,进一步丰富日常的游戏体验,而对于变身的培养,更可进一步强化玩家的实力。

《全民斗战神》游戏截图

另外,互动体验也进行了优化,玩家不仅可在游戏中体验到宗派玩法在聊天方面,还植入了方便快捷的语音交互功能,拉近玩家之间的距离。此外,游戏中还新增了“妖精系统”、“坐骑系统”、“斩妖伏魔宗派比拼”、“宗派 Boss”等玩法,全面丰富游戏体验。

《全民斗战神》游戏截图

其中,妖精系统中,玩家可用五色石笼络各路妖精,通过妖精游历来获取宝物,建立宗派后花园;“斩妖伏魔宗派赛”亦在进行中,每轮赛事中,系统都会为玩家匹配一位宗派对手开启挑战,在个人挑战的同时,玩家该轮的最高挑战波数还将计入宗派战绩中;而“宗派 Boss”玩法,宗派后山将有熊出没,待宗派成员齐上阵,投射椰子、巧借蜂巢,与大 Boss 熊王斗智斗勇。

《全民斗战神》巅峰内测现已开启,感兴趣的玩家快进入游戏体验一番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援助必杀技怎么玩 全民斗战神援助必杀技解析

全民斗战神援助必技杀怎么玩?在游戏中我们获取变身后,闯关时我们的技能操作栏援助必杀技会被点亮,下面我就为大家详细的说说这个叫做援助必杀技的技能吧。

援助必杀技的激活方式就是获取变身,每位变身都有相应的一个援助必杀技,在我们进入关卡的时,会提示选择哪位变身战斗,底部同时会有个援助必杀技的选择框,这里就是选择带哪些变身的必杀技上战场的选择项。

全民斗战神

但是我想多携带点该怎么办呢,系统的要求是达到一定的等级解锁一个可携带的必杀技,所以大家只能通过升级,我们所携带的必杀技在战场上都是可以使用的哦,可以自行调整这些必杀技的使用顺序,战斗中使用一个后,待取系统冷却时间过后第二个也就可以使用了,以此类推。

好了本期的全民斗战神援助必杀技解析就到这了,还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就拿起手机下载“全民手游攻略”APP,更多精彩好玩的游戏内容等着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扫描二维码下载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全民手游攻略微信

关于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致力于为广大玩家提供最新、最全、最详尽的手游攻略,在这里你可以查询到任何你想要了解的内容。问答社区服务为玩家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并相互解惑的平台,让玩家们的疑问尽快得到解决。

97973手游网声明:97973手游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西游同人:从大话西游派到玄幻西游派

恳请您点击右上角,订阅“媒介之变”的头条号。

白惠元

2000年4月5日,当今何在更新完《悟空传》的最后一章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这个全新的西游故事将被迅速经典化,并撬动中国文学版图——“畅销十年不朽经典,影响千万人青春”,这是2011年《悟空传·完美纪念版》封面上的醒目标语。十年间,《悟空传》共有8个纸质版本,加印147次,销量达200余万,如此强势的数字让人不禁疑惑:《悟空传》之“千万级”影响力因何而来?

答案在问题中:青春。

对许多读者来说,《悟空传》不单单是一部小说,九州写手萧如瑟称它“让每一个平凡而温和的人燃起撕裂命运的勇气,也为每一段青春留下烙入骨血的印记”,奇幻作家goodnight小青更将此书视作“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与“网络生命的开幕曲”。当“青春”遭遇“西游”,当“网络生命”遭遇“古典名著”,这新世纪隘口处的狭路相逢,便是《悟空传》横空出世的大背景。我们必须追问的是,与《西游记》相比,《悟空传》究竟改写了什么?以它为代表的网络西游故事为什么会引起青春的共鸣?那个“古典四大名著”意义上的“经典”与网络时代的“经典”是同一种评判标准吗?如果不是,那么在这不同的价值体系背后,又呈现了何种“时代精神”的更迭?

一、 西游“同人”:从“大话西游派”到“玄幻西游派”

2000年,今何在开始在新浪社区“金庸客栈”[1]发表连载小说《悟空传》,共二十章。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即引发网友热捧,并获奖无数:在“榕树下”举办的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奖中,《悟空传》获得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在“起点网”第一届网络文学天地人三榜的评选中,《悟空传》名列天榜;后来,《悟空传》又入选了《新京报》评出的“网络文学十年十本书”并名列第一,评委称其“缔造了国人对网络文学的‘第一印象’,也许正因为这‘第一印象’还不错,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开始流行开来”[2]。作为“网络第一书”,《悟空传》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悟空传》何以横空出世?追溯其精神源头,则不得不提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1996年,《大话西游》结束了大陆影院的惨淡经营,将拷贝转到北京电影学院,意外遭遇了师生的满堂喝彩。随后的五六年间,“大话风”以北京高校BBS论坛为阵地席卷开来,诸如《大话西游之中国电信版》《〈黄金时代〉宝黛相会》《大话三顾茅庐》等“大话系列”随处可见。事实上,任何语体(文化符号)的爆炸式传播都有赖于社会语境的变革,而《大话西游》风靡大陆正是三种媒介话语变革相互耦合的结果:其一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开播,依托于“权力的媒介”(央视),电影成为了“媒介的权力”的延伸,《大话西游》登陆央视电影频道1997春节档,也就意味着官方与民间意识形态表述的共谋,影片本身即具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其二是电影介质的转型,即从录像带变革为VCD,更轻便也更易复制,VCD的数码刻制技术直接把电影观众从公共空间(如电影院、录像厅)转移至私人空间(如家庭VCD机、个人电脑),这次空前的技术民主实践助推了《大话西游》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3];其三是互联网的普及,校园论坛成为民主议事的新公共场域,《大话西游》的网络引爆点恰是“水木清华BBS”(bbs.tsinghua.edu.cn),波澜壮阔的“贴台词运动”[4]使这批高校青年在《大话西游》中发现并重新编译了一套全新的语言,那就是“大话”。作为最初的网络流行语,“大话”(包括“乱弹”、“水煮”)近于一种幽默搞笑的“戏说”,它用戏谑对抗严肃,用能指混淆所指,并且具有代际的区隔性,因而成为“网络一代”登上历史舞台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正是这三种媒介层面的民主话语实践,使得电影《大话西游》深深刻入了网络一代的“情感结构”之中。

再回到文本内部,综合周星驰电影的一贯风格,有人将“大话”定义为“解构一切,除了爱情”[5]。作为“准网络时代”的重要文本,《大话西游》解构了一切关于崇高的表述,这尤其表现为孙悟空形象的降落,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只是活得“像一条狗”的山贼。可到了结尾,孙悟空竟然恢复了本相,他穿着盔甲踩着七彩祥云,上演一出英雄救美的高潮戏,那一刻,“爱情”被陡然拔升至理想主义的高度,被重建为某种“崇高”。“解构一切,除了爱情”,这一定义切中肯綮地描述出《大话西游》所内蕴的“时代精神”:一面是自王朔以降的“躲避崇高”[6](或曰虚无主义),另一面却是对美好爱情的诗意向往(或曰理想主义)。当然,极度的理想主义者很容易转化为极度的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的理想总是太美太脆弱,一旦遭遇现实的冲击,便碎了一地,随即陷入冷漠、自私、玩世不恭的信仰真空状态。如果说,当下中国青春文化的症结之一正是“小时代的犬儒主义”[7],那么这种犬儒主义在十余年前的《大话西游》中,恐怕还没那么决绝。至少,他们还信仰爱情。

到了《悟空传》,除了愤世谐谑之外,那种关乎爱情的理想主义信念依然倔强地延续着。论格局,《悟空传》甚至比《大话西游》更趋宏大,作者在重写“大闹天宫”段落时,曾引用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面包与美酒》,旨在重建悲壮而崇高的史诗气质:

待至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

勇敢的心像从前一样,

去造访万能的神祇。

而在这之前,我却常感到,

与其孤身跋涉,不如安然沉睡。

一边“躲避崇高”,一边“造访神祇”,《悟空传》继承了《大话西游》的“精神分裂症”——在渎神与敬神之间,在“小时代”与“大人物”之间,文本自身构成了一种张力。其实,荷尔德林的诗并没有写完,今何在隐去的后四句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何苦如此等待,沉默无言,茫然失措。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他走遍大地。

“贫困时代的诗人”,驯顺的孙悟空,还有作者今何在,他们其实是三位一体的。事实上,《悟空传》写成于今何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在这个有趣的人生结点上,今何在创造了一组西天取经的人物群像,他们恰好也是世纪之交中国青年的社会镜像:“大智若愚坚持理想的唐僧,深深掩藏感情与痛苦的猪八戒,迷失自我狂躁不安的沙僧,还有那只时狂时悲的精神分裂的猴子。”[8]今何在以自叙传抒情的方式替那一代青年人苦苦追问:如何才能在“小时代”做个“大人物”?正是对“大”的追问,使得《悟空传》突破了《大话西游》的既有框架,周星驰舍不得解构的那份爱情,被今何在化归于“理想”之下。2011年的再版序言中,今何在将“理想”视作整部小说的主题词:“西游就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而不是我们一些改编作品里面表现的那样,就是打打妖怪说说笑话那样一个平庸的故事。”[9]以“理想”为名义,《悟空传》的核心焦虑不再是“一份真挚的爱情”,而是关乎存在,关于人为什么活着。从赞美爱情到伤悼理想,《悟空传》把《大话西游》的“心理年龄”陡增了几岁,而这个微妙的年龄差,恰是大学生从走进校园到走向社会的几年之间。只有当他们走出象牙塔之后,“理想”才真正成了一个“问题”,成了永远在消逝中并且永远被回溯性建构的“创伤性内核”,因而“理想”也就能真正有效地生产阅读快感。

从《大话西游》到《悟空传》,其油滑、戏谑、桀骜不驯的腔调收获了一大批追随者,也开启了网络西游故事的一个重要脉络,即“大话西游派”,主要包括《唐僧传》(明白人,2001)、《沙僧日记》(林长治,2002)、《唐僧情史》(慕容雪村,2003)等。这些作品延续了周星驰“解构一切,除了爱情”的“大话”风格,即便主角换成了唐僧、八戒、沙僧,他们的人生观也是一样的,他们不想成佛,只想做个俗人,尝遍人世间的爱恨嗔痴。

同时,从文本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大话西游派”还具有“同人”创作特征[10]。何谓“同人”?“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这个词在日文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个人、该人”,二是“志同道合的人、同好”。真正使“同人”成为关键词的正是日本ACG(AnimationComic Game/动漫游戏)文化,其“同人”取第二个意思,即业余动漫游戏爱好者所进行的非商业的自主创作,其本质上是二度创作,是同好者在原作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活动。换言之,同人创作往往需要遵从原作的基本设定,其人物性格、主要情节等都和原作基本相符。然而,同人创作的真正乐趣并不在复述,而是可参与的改写。如果“同人文”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重要的不是“镣铐”,而是“跳舞”。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粉丝生产力,我们必须引入西方文学的“粉丝小说”(fan-fiction)概念,它或可看作某种“同人”的对应物。费斯克指出,粉都(fandom)的文化经济拥有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和文本生产力三个特征。其中,文本生产力(textual productivity)这一概念有效表明了粉丝文本的衍生能力,它将以“延异”的方式织出一个流动的文本网络。对此,西方世界的典型案例莫过于《星际迷航》。1966年,电视连续剧《星际迷航》首次在美国播映。这部播放时间长达39年的系列剧培养了几代忠实的“航迷”。“他们撰写了完整的小说来填补原版叙事中的语意空白,并利用一个广泛的发行网络在粉丝中传播这些小说和其他作品。”针对粉丝经济这种强大的文本生产力,费斯克得出结论:“粉丝文本必须是‘生产者式’(producerly)的,因为它们必须是开放的,包含空白、迟疑不决和矛盾,使粉丝生产力得以成型。在这些文本被粉丝重新创作和激活之前,它们都是欠缺的,不足以发挥其传播意义和快感的文化功能,粉丝们正是通过这种重新创作的活动生产出自己的大众文化资本的。”[11]

网络西游同人的文本生产力从2005年起开始陡增,其重要原因是“玄幻”[12]类型在网络文学版图中的兴起。事实上,“玄幻”引发了Fantasy(幻想小说)一词的中国化,广义的“玄幻”既包括玄幻修真,中国传统的奇幻仙侠,也包括西方的奇幻魔法。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支脉之上,西游同人逐渐呈现出“玄幻”特征,生产出一批玄幻西游小说,形成了与“大话西游派”相反相承的“玄幻西游派”,这一脉络主要包括:《朱雀记》(猫腻,2006)、《重生成妖》(蛇吞鲸,2008)、《重生西游》(宅猪,2008)、《黑风老妖》(和气生财,2008)[13]等。如果说,“大话西游派”是在古典名著《西游记》的语意空白中发现了“爱情”,那么,“玄幻西游派”则有意强化了西游故事的“战斗”主题及其英雄主义情结。以战斗与英雄主义为快感模式,“玄幻西游派”甚至走出了文学场域,发展出更加丰富的产业链。以“网易西游三部曲”(《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创世西游》)及腾讯《斗战神》[14]为代表的网络游戏,使我们在面对“英雄”时,开始用“养成”这个动词,而非从前惯用的“成长”。因为当“打怪升级”成了全新的“时代精神”,通往“大人物”的道路也就变成了可量化的指标,以战斗次数、怪物等级、经验值为基本参数的养成体系,使“英雄”变成了一种可复制再生产的“热血”产品。

从“大话西游派”到“玄幻西游派”,《悟空传》开启了网络西游同人的两条丰富光谱。从亦庄亦谐的风格上说,《悟空传》是“大话西游派”的开山之作;但从英雄主义的角度上讲,《悟空传》的战斗精神又与“玄幻西游派”相合。基于这种复杂性,我们必须回到《悟空传》的文本内部,对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