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最好的他吓人软件(让成年人卸载到崩溃的杀毒全家桶失宠了)
送给最好的他吓人软件文章列表:
- 1、让成年人卸载到崩溃的杀毒全家桶失宠了
- 2、男士去油去屑洗发水推荐丨8款洗发水实测横评
- 3、万物皆turbo,各品牌黑科技、神奇词汇,华为荣耀造词最厉害
- 4、改善拖延症的软件有什么?用备忘录提醒自己
- 5、觉醒的冰霜巨龙,映众 GeForce RTX 4080 16GB 冰龙超级版显卡评测
让成年人卸载到崩溃的杀毒全家桶失宠了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很长一段时间里,杀毒软件都是装机必备,不管是瑞星、金山毒霸、360、江民,还是卡巴斯基、诺顿等,都是中国网友的选择,有时甚至一台电脑要安装几款杀毒软件,才能让自己“安心”。
为什么装杀毒软件成为“必要动作”?用网友的话说,不装杀毒软件相当于在网络“裸奔”,风险极高。
现实确实如此,在此前的网络环境中,电脑病毒似乎无孔不入,你登录下看上去不大正规的网站,或者点开垃圾邮件中的文件,甚至用了朋友借给你的U盘等,都能让你的电脑“瘫痪”。
有时,因为病毒攻击,全球数千万台甚至上亿台电脑“中毒”崩溃。举个例子,1999年世纪之交的关口,网络世界闻之色变的“恐怖病毒”CIH,只有1KB大小,却让全球6000万台电脑中招,造成10亿美元经济损失。
这样的网络环境让杀毒软件顺势而起,赚得盆满钵满。
凭借清除CIH病毒,瑞星迅速打开市场,一直到2003年,瑞星都是国内杀毒软件的“扛把子”,市场份额高达70%,年销量超过7个亿。
而因为率先宣布“永久免费”,360突然备受追捧,挟流量拿下大量广告,不仅有能力推进研发,用户数还节节攀升,很快突破3亿。
360崛起后,金山毒霸、瑞星等不得不开启“免费模式”,但为了争夺市场,杀毒软件“无所不能”,把网游广告和垃圾信息发挥到极致,让网友躲无可躲烦不胜烦。长此以往,失去人心,用户越来越少,以至于杀毒软件在电脑上近乎销声匿迹。
杀毒软件成为过去时,问题是,病毒真的远离了?我们真的安全了?
从个人电脑端看,现在确实不大用得上杀毒软件,即使装了,几个月也杀不上一次。看起来,电脑病毒貌似在变少。
事实出乎意料,电脑病毒不仅没减少,反而指数级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全年共截获23.4万个新病毒,其中包括“毒王”熊猫烧香。到了2020年,仅仅是勒索病毒,就达到78.1万个,恶意程序数量更是多达4298万个。
受电脑病毒冲击的用户数也仍然是亿级。据《2018年度互联网安全反病毒研究报告》显示,当年电脑端总计已拦截病毒近15亿次,平均每月拦截木马病毒约1.24亿次;电脑端共计发现3.5亿次用户机器感染木马病毒;企业众多的广东是“中毒”第一大省。
病毒依然猖獗,网友却很少感受到。
这是因为,电脑病毒已经调整“打法”,早年病毒“作者”大多是为了炫技或者想搞破坏,如今转变成用勒索、隐私售卖等方式“变现”,目标也从个人电脑转向公司、企业等机构设备。
以美国燃油管道运营巨头科诺尼尔管道公司为例,2021年5月,其遭遇勒索病毒攻击,被迫关闭主要燃油运输系统。
燃油管道哪耽误得起,科诺尼尔选择第一时间向病毒背后黑客支付500万美元“赎金”,事成后立即宣布“全面恢复运营”。
饶有意味的案例是,常和黑客“磋商”的以色列专家克里斯托透露,有一次磋商,赎金被压到500万,他希望能再用一天时间谈到400万。
不曾想,雇主撂下话说,早一天结束,自己能多赚1000万,“所以最后结果是立即付款、停止磋商”。
有人破财免灾,也有人硬刚对手。
一个用勒索病毒四处攻击的团伙,从苹果代工厂广达的电脑里窃取新款MacBook Pro的设计图后公开在一个网站上,威胁苹果公司称,如果不交付5000万美元,就会泄露更多设计图,且将赎金提升到1亿美元。
广达明确表态,绝不向黑客妥协,拒绝交付赎金。硬刚之下,黑客悄悄删除所有关于苹果的泄露文件以及敲诈威胁。
最新消息,团伙一名主要人员被抓获,面临最高115年监禁,其从别处勒索的610万美元被扣押,团伙的勒索病毒也被多个机构联手“反杀”。
不要以为只针对国外知名企业,其实,勒索对象的地位和赎金并没有什么限制。
前几天,媒体称,温州一家超市遭受勒索病毒攻击,可能是考虑到超市老板的经济水平,赎金是0.042枚某特币(总价值约1.2万元)。黑客拿到赎金后,却没有帮助超市恢复数据,媒体调侃这是“黑客界耻辱”。
不难看出,网络病毒的“阵地”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而是“瞄准”企业、机构设备,危害也更大。
正因如此,大家更需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同时相关政企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应对各种病毒的攻击。毕竟,病毒一旦“连接”赎金,就不会轻易消失!
参考资料:
1.《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再需要杀毒软件了?》,差评
2.《互联网反病毒报告:恶意攻击突出 广东成中毒第1大省》,中新网
3.《勒索病毒猖獗 以色列应对有妙招》,科技日报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男士去油去屑洗发水推荐丨8款洗发水实测横评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买买买提酱
男人 ,干净就好。
不得不说作为男生,我庆幸不需要那么多洗护方面的产品,当然如今讲究的男人越来越多,内卷越来越严重,不过男人,能做到干净,清爽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我对男人要求低啊,糙汉子有糙汉子的销路,细致男有细致男的追求,互不干扰。
无处安放的几缕发丝,挣扎保住智慧的高地,鉴于头屑、油腻、搔痒,我做了一些关于男士洗发水的功课,不如和我一起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样的男士洗发水,才真正适合自己用?
洗发水各种成分什么意思?
一个洗发水成分二十来种,大家看的云里雾里,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
除了含量最多的水意外,把其他成分分为四个大类。
表面活性剂成分
表活剂占洗发水配方中比例的60%~80%。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顺滑性成分
简单来说,表活剂主要作用是:让易溶于水和易溶于油的部分联系在一起。
这样做的用处是:
使头发容易湿,渗透快;
使洗发水更容易在头上起泡;
使头发更容易洗干净。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洗油的东西,只用水洗不掉,但是加入洗洁精就很容易洗干净了,洗洁精就有表面活性剂。
洗发水中表面活性剂都有啥?
1、皂基类
皂基类是最基本的清洁剂,其中以脂肪酸最多,包括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等。
皂基类产品普遍有丰富的泡沫,较好的脱脂力,也很容易洗掉,但是会过多去除油脂并且会容易形成沉淀物,让头发看起来缺少光泽,这种材料已经不多了,所以不多说了。
2、硫酸盐类
硫酸盐去污清洁能力强,价格便宜,但是去脂力过于强,损伤头发屏障,目前硫酸盐是最常见的洗发水表活剂,对于男士来说 ,硫酸盐表活能够解决大多数头皮问题,所以不用怕他。
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脂肪醇硫酸酯类,比如月桂醇硫酸酯钠,俗称SLS,优点泡沫多,缺点硬水中影响效果。
其次脂肪醇聚醚硫酸酯类,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最常见,俗称SLES,化学结构区别上面那种,他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更好。
硫酸盐类最常见,清洁力强的同时刺激性强,根本原因是这种表活剂偏碱性,对皮肤容易产生刺激,含量较高会损害发质,这是单说这种表活剂,目前大部分洗发水已经调配的无感使用了,过于敏感的人群不适合用,大部分男士都可以用。
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洗发水有这个成分,洗发水搭配得当,基本不会对我们有影响,尤其是男士,男士的头皮和头发本身就容易出油,出汗多污垢多,如果清洁力不到位,其他养护都是白搭。
3、氨基酸类
氨基酸表活剂非常温和 ,无过敏性,与皮肤一样呈弱酸性,生物降解性好,比较安全,但价格会高,清洁性也不如前两种。
氨基酸表活剂常见有椰油基xx氨基酸,xx酰基,xx氨酸钠/钾。常见的氨基酸成分有: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钾、月桂酰谷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等,氨基酸的酸碱度接近人体皮肤,而且氨基酸本身对人就没什么刺激,氨基酸表活剂比较温和,这个和其他洗漱用品是 一个道理的。
4、其他
其他包括甜菜碱类和葡萄糖类,相对清洁能力较差,但是适合敏感的人群。
人体皮肤pH值呈弱酸性(5~7),氨基酸表活酸碱度更接近皮肤。
表活剂是洗发水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一般来说需要清洁力强又不敏感的小伙伴用硫酸盐类,头发不油需要更多关爱的用氨基酸类。
顺滑剂成分
顺滑剂谈论最多的是硅油,常见的硅油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能够形成薄膜来保护头发,避免外界环境伤害头发,而且让受损的头发回到健康的状态,摸起来也更柔顺,很多品牌以无硅油为卖点,实际上硅油没有那么可怕。一般来说:
受损、干燥、粗发质适合用硅油;
健康及细软发质以及有脱发风险的适合用无硅油 。
另外目前很多品牌推出了高端的硅油,比如氨基硅油,或者阳离子硅油,能让头发变得更加蓬松柔软,实际上和硅油本质上是一样的。
硅油不可怕,按照自己出油情况选择就好。
调理剂成分
其实上面的硅油也属于调理剂的一种,下面介绍几种功能性原材料,以下部分原材料温和,比如水杨酸相对吡硫翁锌就温和的多。
增稠剂,氯化钠、羟乙基纤维素,黄原胶等;
去屑剂,吡硫翁锌、酮康唑、氯咪巴唑、水杨酸等;
香精,薄荷叶油等,还有邻苯二甲酸盐作为香味稳定剂;
色素,成分比如CI19140,CI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颜色。
防腐剂成分
洗发水为了长久保存以及避免内部成分坏掉,必须有防腐剂,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DMDM乙内酰脲,双咪唑烷基脲,苯甲酸钠苯甲酸钠,苯氧乙醇等。
防腐剂不敢搜,一搜不是致敏就是致癌,一般情况正常剂量不会有那么大的危险。
对于我们日常使用,需要注意的就是不管是洗发水还是其他洗漱用品,一定要冲洗干净,避免残留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其次不用过于担心防腐剂,关键你怕也没用啊,所有产品里都有。
八款男士洗发水实测
我头发非常容易油腻,每天洗头是必须的,但是头屑不多,也没有脱发。
这次我直接购买八款洗发水一起换着用,趁此机会挑出心仪的哪几款,我购买的都是基础款男士洗发水,基本在大型超市都可以买到,没有止脱生发等特别功能。
下面按照每毫升单价由高到低进行推荐,不吹不黑理性测试。
摩隆(MARO) 净爽去屑控油洗发水
功效成分(种类)
保湿:9丨控油:1丨控油:1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4丨风险成分:0
适合人群:敏感、油头、头屑
摩隆这款是本文最贵的一款,摩隆这个品牌是日本NatureLab的一个专做男士洗护品牌,针对性更强,而且产品天然健康,洗发水也是日本原产,贵有贵的道理。
这款表活剂是SLES,清洁力不错,相比SLS温和一些。这款最大的特点是内含四种植物调理成分,包括枇杷叶提取物、黄檗树皮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啤酒花提取物,这些天然材料除了能够起到清洁、杀菌作用外,还可以去除异味,给头皮提供良好的环境,这点对于有头屑或者轻微掉发的小伙伴都是有好处的,掉发和头皮屑有时候就是因为过多、过刺激的洗发水成分引起的,头皮环境PH值什么的维持好,仍然有问题再去针对性的使用药剂解决。
除味方面,他含有一种从玉米提取叫环糊精的成分,是一种天然的含有除味效果的成分,我个人虽然可以接受香味,但是淡味或者无味就更符合我的喜好了。
这款因为有草本植物,官方宣传是有薄荷香,经过我实测有股子淡香味,类似芹菜的清香,闻起来非常宜人,不过味道也不会持久多久,洗完就是干净清爽的味道,此外无色是我喜欢的感觉,这款不带色素,所以看起来就是透明的感觉。
打泡后气泡浓密,因为无硅油设计,洗完不算滑溜,但是摸起来很清爽,洗完第二天也不会出现扁塌、头油的情况。
摩隆这款我非常推荐,无色淡味加天然原料,用起来无刺激,清洁力也很好。
海飞丝劲感去油洗发水
功效成分(种类)
清洁:5丨sls/sles:1丨无皂基无氨基酸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4丨风险成分:1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海飞丝这款使用SLS表活剂,清洁力最强,刺激性也最大,成分中有硅油,洗完确实清爽飘逸,海飞丝长久以来都是以去屑为卖点的,他的去屑成分是吡硫鎓锌,搭配清洁力强的表活剂洗完挺舒服。
有的小伙伴对海飞丝嗤之以鼻,主要就是表活剂太刺激,很多使用者感觉洗完容易出头屑,我个人用着还好,可能是我不敏感,但是这款的价格也不是很便宜。
这款洗发水内有辣薄荷油,薄荷叶油,薄荷醇,浓浓的薄荷味,不管是挤出来的液体、状态和味道都有牙膏的感觉,洗完头发凉凉的。在查找本文资料的时候,我开始不喜欢色素的浓浓的香精,都是些没必要的添加剂。
海飞丝从推出以来就是去屑为主,用起来刺激感稍强,泡沫不算软绵,洗完清爽干燥,能保持两天不油。
海飞丝用了好多瓶了,是个称职的去油洗发水,目前我用起来没有头屑及其他问题,所以我也比较推荐。
施华蔻(Schwarzkopf) 控油去屑洗发露
功效成分(种类)
清洁:9丨sls/sles:1丨无皂基无氨基酸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2丨风险成分:0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从成分方面看,施华蔻这款表活剂采用SLES,没有SLS,去污程度依旧很强,刺激性比海飞丝稍微弱一点,不错的洗净效果外,还有相对温和的感觉,其他配方和海飞丝差不多,去屑成分吡硫鎓锌,并且也有硅油,滋润的成分还有尿素角蛋白,T 牛磺酸精华,所以洗完会有滑溜溜的感觉,整体算是中规中矩的男士洗发水,相比海飞丝清扬类,温和一点点,过于敏感的群还是建议不要用。
这款洗发水有香水的香味,香味比较重,洗发水质地摸起来油脂比较多,洗完比较有滋润的感觉,总体来说还算比较舒服,是本文推荐中相对温和的一类了。
这款气泡也比较少,感受上清洁强度会弱一些,但是在男士洗发水中足够滋润。
这款推荐需要滋润型的油头使用。
曼秀雷敦蓬松强发洗发露
功效成分(种类)
清洁:13丨sls/sles:1丨氨基酸表活:1丨无皂基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3丨风险成分:1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曼秀雷敦,这款使用SLES表活剂,相对温和,其次也带有甘油,洗完会有一定的滋润效果,这款洗发水有聚季铵盐类三种让头发蓬松的成分,主要是消除静电从而让头发蓬松。
说起缺点,我洗完很容易出油,头发爱出油的不建议入手。
这款洗发水无色透明,是我喜欢的无色素款式,味道也比较清淡。
泡沫浓密,洗起来舒服,清洁力也很强。
曼秀雷敦这款洗发水性价比不错,但是洗完第二天比较油,可能是成分配比的问题。
清扬(CLEAR) 去屑洗发露
功效成分(种类)
清洁:8丨sls/sles:1丨无皂基无氨基酸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6丨风险成分:0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清扬是男士洗发水最早的几个品牌之一了,也是将去屑进行到底的品牌,他表活剂使用SLES,清洁力比较强,去屑成分和海飞丝一样使用吡硫鎓锌,并且也有硅油,整体来说也是中规中矩,我这瓶老包装小样。
这款味道和质地都和海飞丝很像,薄荷味道非常重。
洗完感觉差不多,泡沫正常,洗完比较干燥,我不是太喜欢。
特别干燥或者头屑多的小伙伴可以夹杂这用清扬或者海飞丝类强力去屑的款式,常用会比较干燥,敏感肤质慎选。
阿迪达斯(Adidas) 控油劲爽去屑洗发水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阿迪同样使用SLES表活剂,清洁力非常强,我把阿迪,清扬和海飞丝归为一类,都是清洁力一流,薄荷味一流还有硅油的清爽风格洗发水,阿迪这款去屑成分除了吡硫鎓锌还有泛醇和六肽-11,去屑效果会更强,非常适合夏天一头汗洗发,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
阿迪不愧是运动品牌,气味充满了男性荷尔蒙的香味,可以说是有点刺鼻的重香,洗发水质地也和前文说的那两种差不多。
泡沫浓密,清洁力超强,控油比较好,但是不适合敏感的人,比较刺激。
适合追求香味的大油头,去油效果一流,敏感的小伙伴慎选。
欧莱雅(LOREAL) 去屑洗发露
功效成分(种类)
清洁:6丨sls/sles:1丨无皂基无氨基酸
成分提示(种类)
香精:1丨防腐:5丨风险成分:0
适合人群:油头、头屑
欧莱雅这款洗发水性价比不错,除了使用SLES表活,甘油外,还额外添加碳成分,对灰尘有更强的吸附力,另外他的去屑成分为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相比吡硫翁锌更安全,水杨酸有不错的油脂疏通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抑菌效果。
这款洗发水浓郁的果味汽水香气,因内部有碳成分,所以色素上的灰色,没错也是色素。
泡沫浓密,清洁力强,刺激性强,但是洗完蛮舒服的。
性价比之选,毕竟功能成分多一些。
花王(KAO)控油海藻洗发水
适合人群:油头
花王是日本品牌,一毫升单价是本文中最便宜的,活动价更低,这款花王采用SLES表活剂,还有甘油,没有去屑成分,主打控油,内含海藻提取物,能够平衡头皮水油平衡,算是基本款男士控油洗发水了,用起来也很舒服。
这款洗发水花香味重,有点像女士洗发水的香味,香精味轻微有点刺鼻,颜色虽然淡,但是仍然有色素成分。
泡沫比较多,浓密软绵,清洁能力非常强,洗完比较干。
这款适合没有头屑的大油头,基本功能满足清爽的需求。
最后
再好的洗发水也要注意:
1、冲干净!冲干净!
正规渠道在售的洗发水,一般不会有严重伤人的原料,就算有剂量也很少,其实只要冲干净,避免残留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
2、偶尔换洗发水
家中常备多种洗发水是有必要的,首先同一种洗发水会多少有残留,然而自己洗不干净自己的残留,换着洗可以把之前的洗掉,其次是洗发水不同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换着洗也能对头发更好。
3、洗发洗头皮,护理对头发
洗发过程包括洗头皮,头皮是污垢聚集的地方,但是做头发护理单纯对头发,因其含有油质,过多的弄到头皮容易影响头皮的健康。
以上是我近期集中购买洗发水的使用体验,希望能够帮到您,感谢。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万物皆turbo,各品牌黑科技、神奇词汇,华为荣耀造词最厉害
当前手机市场一片红海,各大品牌怎么提升销量?那就要想办法吸引消费者眼球。
在这条道路上,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百无禁忌[打脸]
今天小编抛砖引玉,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华为#/#荣耀手机#发布会上出现的“黑科技”以及“高端的名词”,另有#小米##vivo#等品牌不甘示弱
欢迎大家看完在评论区补充交流~
声明:本文纯属娱乐,不带任何抨击的立场,如有得罪,请“爵士”、“骑士”们轻喷[吐舌]
话不多说,发车
一个高端一个神奇
先来看下华为的两种全面屏:
华为“极点屏”
华为“珍珠屏”
“极点屏”?一听还以为有个突出点还是咋的了;“珍珠屏”?一听还以为屏幕里有珍珠呢。
自从进入全面屏时代,前置摄像头的位置、形态多种多样,各家采用最多的就是这种挖孔屏
但是爵士的人生怎么能忍受跟一众普通品牌使用同样的名称:
“你叫挖孔屏,那我就叫极点屏;你叫水滴屏,那我就叫珍珠屏!”
好不好听、恰不恰当不重要,重要的是听着比你们高端[思考]
话说当年荣耀还没独立,眼瞅着大哥华为走高端化,心想自己也得与众不同,那就走神奇化吧~[偷笑]推出Magic 2(滑盖全面屏),叫魔法全面屏(吓得小编以为买了就会魔法了[如花])
还没完,滑动这块充满魔法的屏幕,你就做了一个神奇的动作,叫“Magic Slide”[吐血]
网图,侵删
让我们继续来发掘荣耀的“神奇”,哦不,是吓人的技术(对不住,小编忍不住想喊一句“wow,Magic”[偷笑])
充满魔法的荣耀,又推出了一款“鲜活的智慧生命体”YOYO,你没听错,是“鲜活的”具备“智慧”的“生命体”。
小编百度来的鲜活生命体,
那到底是啥呢?原来YOYO是一款语音助手[吐血](跟小编一样想吐血的举手~)
至于怎么就又智慧又有生命了呢?官方是这么解读的:
有耳朵:骨声纹传导(TMD又是不明觉厉的一个词[石化],真TM吓人),认识主人的声音(这不是siri的基本功能吗[吃瓜群众]);
有眼睛:人脸识别解锁、商品识别、护肤建议等等[吃瓜群众](我想知道哪台手机没摄像头。。。);
有心眼:自定义呼救功能,如自定义“我饿了”为报警语音指令(现在的手机真吓人,都有心眼了[听歌]);
有思想:能控制大疆无人机的飞行(集成了大疆的功能接口);
有智慧:因为可以不断迭代(这条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哪家厂商语音助手不会升级?[思考])
看完这些解释,小编就这么个想法:
吓人的技术——万物皆可Turbo
当年华为第一次发布GPU Turbo技术时,网络上分两派,一派狂欢,一派狂喷。
不管如何,这项优化的确让用户的游戏体验上了一个台阶。这个技术很吓人,软件层面实现GPU硬件层面的涡轮增压[震惊],小编不懂技术就不瞎评论了(不过内心认为这就是一套图形计算增强算法)。
作为华为小弟的荣耀自然也搭载了这项技术。不过神奇的荣耀更是拥有吓人的技术:
光Turbo GPU不够(图形增强),CPU也要Turbo(智能杀后台),网络连接也要Turbo(Wi-Fi、流量智能切换),甚至OS也要Turbo(windows瑟瑟发抖),反正啥都要Turbo。
一部手机里全是涡轮增压,MD想想都害怕[抠鼻],手机这么小的身躯,哪扛得住这么透支呀~
神奇的荣耀以为自己Tur了bo就能打赢其他品牌了,于是隔壁家来人教他做人了[吐舌]
小米推出“mi-turbo”(涡轮增压米?爆米花吗?[翻白眼])
IQOO更狠,推出了“multi- turbo”,字面意思就是许多turbo
(小编实在是憋不住笑了[呲牙])
谁还没有个turbo
真怕哪天荣耀心一横,来个Phone—Turbo,那可真是武林盟主了[黑脸]
神奇的词汇——高端化包装
你以为神奇的Magic的荣耀就这么放弃高端了?那太天真了,荣耀还有传承多年的精英化用词
Magic3后摄
上图叫什么?“浴霸摄像头”?难怪你不Magic[呲牙]。这叫“缪斯之眼”,希腊女神的眼睛,多么高端的词汇[吐]。
话说,缪斯这么多眼睛,是这样吗[黑脸]:
小编脑补的缪斯女神,
还有快充技术,先来听一个名词:“单电芯双回路多极耳卷绕工艺”,
咋样,是不是懵逼之余还有点不明觉厉的感觉?
应该这么读:单电芯 双回路 多极耳 卷绕工艺
就这么把多个词莫名其妙地连在一起就Magic地形成了一个不明觉厉的词了,小编就想说[666]
天真的荣耀以为这就独孤求败了?隔壁小米表示他也会[憨笑]
小米9的发布会上出现过一个名词“6P镜头”,咋一看还以为是iPhone 6 plus的镜头被小米偷了[抠鼻]。
实际上这里的“6P镜头”的意思是6片镜头。但如果你认为P是“片”的拼音首字母,那你又错了。P for plastic(塑料),没想到吧,“6P镜头”是6片塑料镜头,哈哈哈哈[衰]
小编发现一个规律:
那些越没有亮点,越普通的手机就越爱用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营销词汇,好像用了之后就能立马变高端一样
在这里,引用之前看到的一个博主的话:
诚然,对于企业来说,给这些功能命名无可厚非,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中确实能更吸引眼球,消费者也能靠这些词汇快速了解其功能。但若是不依旧实时进行营销,就有点过度了,骁龙765G再怎么Turbo,也成不了865,打游戏该卡还是得卡。
咱们消费者还是擦亮双眼,看清这些高大上词汇的本质,才能理性消费。另外也希望国产品牌越来越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早日全面超越#苹果#[呲牙]
那还有哪些手机厂商造出来的高端词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改善拖延症的软件有什么?用备忘录提醒自己
其实,在很多人的身上都能够看到拖延症的现象,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工作中领导交代给自己的事情,总是要拖到deadline才能完成,生活中亲朋好友交代给自己一个事,总是要等别人催才去办。改善拖延症的软件有什么?用备忘录提醒自己。
我之前一直不觉得我自己有拖延症,之所以很多事情往后延期了,是因为事情不紧急所以不需要马上做。直到有一次,别人交给我一个很紧急重要的任务,要求5天完成,我整整拖了3天才开始着手,从那一刻开始,我发现我好像真的粘上了拖延症。
我咨询过很多人,其实拖延症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应对和解决的办法。为了改善拖延症的情况,我在朋友的推荐下使用了一款具备提醒功能的备忘录,这款备忘录的名字叫做敬业签。
敬业签这款软件可以把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设置提醒来督促自己。在提醒方面,敬业签有预设提醒、单次定时提醒、公历农历提醒、按照天/周/月/年的规则重复提醒、重要事项提醒和延时提醒等不同的类型可以使用。
为了应对我的拖延症,我个人认为重要事项提醒更适合。当一条敬业签内容被设置了重要事项提醒之后,就会根据自己所设置的间隔时间不断提醒自己,直至将其标记完成。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件事只要自己没完成,就一直有个人在旁边敦促自己,效果非常的好。
用了敬业签之后,我的拖延症现象到现在为止已经没有再出现过了,希望它也能帮到你。
觉醒的冰霜巨龙,映众 GeForce RTX 4080 16GB 冰龙超级版显卡评测
1引言&规格对比&外观赏析
引言
要说下半年DIY圈内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那非RTX4090显卡莫属,它的性能表现着实让人印象深刻,AdaLovelace架构和TSMC4N工艺让这款显卡的能耗比有了新的突破,老黄的独家黑科技DLSS3让一众游戏玩家为之振奋,豪华的堆料使生产力效率提升明显,不过由于高昂的售价和产能一卡难求。
不过,旗舰终归是少数人才能用得上的硬件,普通玩家更需要一款性能、功耗、温度以及价格都更合适的显卡。而RTX4080可能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最近我们刚好收到了映众旗下的GeForceRTX408016GB冰龙超级版,让我们一起通过评测来看看RTX4080究竟能不能对得起它的定位。
*下文中“映众GeForceRTX408016GB冰龙超级版”简称为“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
规格对比
在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本次的主角RTX4080,其采用的是AD103-300核心,TSMC4N工艺制造,芯片面积为379平方毫米,晶体管密度达到了459亿,晶体管数量相比较于上一代产品提升明显,近乎翻倍,而这一代的核心还进一步提升了频率,因此能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
其他参数方面,RTX4080RTX4080标配9728个CUDA,128个第三代RTCores,512个第四代TensorCores,并且用上了16GB的GDDR6X显存,大显存配合性能上的提升更可以为游戏以及创作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而目前RTX4080显卡配备的AD103-300核心并不是完整的AD103核心,完整的AD103核心应该包括7个GPC(图形处理集群)、40个TPC(纹理处理集群)、80个SM(流式多处理器)以及一个带有8个32Bit显存控制器的256Bit显存带宽。因此笔者猜测,RTX4080或许不是AD103核心下的终极产物,后续应该还会推出完整AD103核心的RTX4080Ti。
再看看下方的RTX4080的核心结构图,和完整版本的AD103核心对比起来就很容易看出差别,RTX4080核心代号为AD103-300,其拥有4个完整规格的GPC(图形处理集群,每个内建6个TPC),与3个非完整的GPC(两个内建5个TPC,一个内建4个TPC),共组成38个TPC,SM单元则剩下76个,显存位宽还是完整的256Bit。
但是RTX4080上的AD103-300核心在编解码器上砍了一刀,不得不说老黄的刀法精准,编解码器数量直接砍半,与RTX4090同等规格,仅保留了两个NVENC编码器和一个NVDEC解码器,因此完整版的AD103核心应该会有更快的视频编解码速度,不过之前测试过RTX4090,编解码速度相比上一代有着近乎翻倍的提升,想必RTX4080也有不错的表现。
外观赏析:映众 GeForce RTX 4080 16GB 冰龙超级版
包装盒的正面印着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渲染图,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款显卡采用三风扇设计,身披黑灰色战甲,从外到内都散发着冷酷低调的气息。
包装盒的背面更为简约,印着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全新升级的技术介绍以及品牌理念。
打开包装后,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这代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延续了之前的设计,以黑灰色为基调,辅以银白色的装饰条,质感出众。
正面三把巨大的散热风扇格外引人注目,风扇四周被酷炫的装甲的装甲包围,浓浓的装甲风扑面而来。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中间的风扇与两侧风扇转向相反,这样可以防止乱流,有效提高散热能力。
近距离的观察散热风扇,每把风扇上有9个99mm的扇叶,并且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显卡低负载时能够维持低转速,降低噪音。
来到显卡背面,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与大多数高端显卡一致,采用全尺寸的金属背板,能够起到加固和保护PCB的作用,毕竟现在的显卡真的太重了。在靠近核心的位置印有独特的三角形纹路与“iCHILL”和“GEFORCERTX”字样。
金属背板末端是镂空的窗口设计,隐约可以看见内部的散热鳍片,这样设计有利于增进内部空气对流,前方的散热风扇也可以更快速的带离内部热量。
显卡的顶部是GEFORCERTX字样,一整排的出风口横跨整个显卡顶部,在RTX字样的隔壁是映众iCHILL的灯牌,未点亮的情况下若隐若现。
上机点亮后,灯牌亮起,支持灯效同步设置,恰到好处的RGB效果,既不过分花哨,但又显得炫酷而沉稳。
显卡的底部也安排上了一整排鳞次栉比的散热鳍片,快速排出热量,降低核心温度,保障下卡稳定输出。
供电接口用的是ATX3.0标准下的12VHPWR接口,单口可提供600W的供电能力,用来带RTX4080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显卡金手指则是常规的PCIe4.0x16接口,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前一定要打开主板的ResizableBAR功能,这样才能跑满带宽,完全发挥显卡性能。
接口方面配备了三个DP1.4a和一个HDMI2.1a,最高支持8K多屏输出,这样的接口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另外,这代RTX4080的体积已经跟老大哥RTX4090不相上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足足有3.5槽厚,在装机时要注意机箱尺寸。
2显卡拆解:映众 GeForce RTX 4080 16GB 冰龙超级版
显卡拆解:映众 GeForce RTX 4080 16GB 冰龙超级版
看完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外在,下面我们看看这款显卡的内在,卸下金属背板上的螺丝即可分离PCB与硕大的散热器。
正面PCB上的接口、供电、核心等位置都尽然有序,安排合理,越肩设计不过PCB明显比RTX3090Ti要小一些,电子元器件的密度也更大,这对设计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PCB的背面比较简洁,多是一些控制芯片,核心的背面还有两颗两个POSCAP(导电聚合物钽电容),有它们坐镇,显卡整体的电气性能会更强。
AD103-300-A1核心坐镇PCB的正面,TSMC4N定制工艺打造,换装了全新的AdaLovelace架构,有了这颗强大的GPU核心,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才能有旗舰级的性能表现。
核心旁则是8颗GDDR6X显存,来自美光,型号为2PU47D8BZF,作为GDDR6的升级版,显存位宽为256Bit,速度达到了22.4Gbps,并且单颗容量达到了2GB,8颗组成16GB超大显存。
想要驱动核心和显存,还必须有稳定的供电规模,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采用14 3相供电,更有全封闭式电感、富士通FP固态电容等高品质元器件在旁辅助,为显卡注入澎湃动力。
每相供电配备了独立的DrMos芯片,封装型号为BLN0,实际应为AOS的AOZ5311NQI-03,持续输出电流为55A。
核心供电DrMos芯片
显存供电DrMos芯片
核心供电和显存供电均配有PWM供电控制芯片,安排在PCB背面,型号分别是:uP9512R、和uS5650Q。其中uP9512R管理核心供电,可以做精细化的供电管理,而uS5650Q则是主要负责显存供电部分。
uP9512R芯片
uS5650Q芯片
PCB的右上方是显卡的供电接口,用的是最新的12VHPWR,单口最大功率600W,仅需一根12VHPWR的电源线就可以完成显卡的供电。
再将剩余螺丝卸下就可以看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散热系统了,映众称其为第八代冰龙散热系统,其主要由散热器、散热风扇以及金属背板组成。
这款散热器的金属主体也是相当的庞大,不仅能够为GPU进行散热,而还能够为显存、电感以及MOS管进行散热,在均热板上配备了高系数的导热垫辅助散热,散热效果拉满了属于是。
映众还在金属背板的内侧附加了导热垫,能够起到额外辅助散热的作用。
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被安排在散热器上,足足有6cm高,提供了0.99m2的散热面积,有效提升气流流动效率,改善显卡内部的温度,确保显卡能够一直稳定运转。
散热器中间夹着8根6mm复合热管,直触上方的均热板,能够快速将热量传导至旁边的散热鳍片,散出显卡内部。
第八代冰龙散热系统中还有三个直径约10cm的散热风扇作为主动散热,这样的规格压制AD103核心完全不成问题。
每个风扇拥有9个99mm的超大风扇叶,采用正逆风道设计,增强散热能力的同时还能防止乱流。
3测试平台&理论/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介绍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测试平台,既然是测定位次旗舰的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那与之搭配的硬件也不能输,我们拿出了评测室的最强平台组合,CPU用的是Inteli9-13900K,主板为ROGMAXIMUSZ790HERO,内存插满,直接上金士顿的64GBDDR5-6000,这样的配置才能让展现这张显卡的性能。
都知道RTX4090甚至能玩8K游戏,那RTX4080流畅4K也不成问题,为了更好的展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4K游戏中表现,我们为它配备了一台天花板级别的显示器——爱攻&保时捷联名设计的AGONPD32M,4K@144Hz高刷,还有miniLED背光加持,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种高级感,相信有了它的支持,我们能够见识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极致的游戏性能。
国际惯例,在GPU-Z软件中可以看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已经正确识别,这款显卡的基准频率为2205MHz,Boost频率可以达到2565MHz,相比公版还要高出60MHz,这让人对它的性能表现充满期待。另外上机前一定要打开主板的ResizableBAR功能,这样显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全部性能。
GPU-Z中还可以了解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温度和功耗策略,显卡的TGP设定为320W与公版保持一致;温度墙限制为88℃,不过以冰龙超级版的散热能力,显然是不可能撞到温度墙限制的。
理论性能测试
上机后先进行3DMark的理论性能测试,为了更直观的看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性能提升,我们加入了前代卡皇RTX3090Ti进行对比。
首先是以DX11为代表的FireStrike系列测试,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已经突破6W大关,在4K分辨率下的FireStrikeUltra测试中,性能已经领先RTX3080Ti有40%之多。而在以DX12为代表的TimeSpy系列测试中,这张显卡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前代显卡还没能触及1W分的及格线,而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得分已经高达14186,领先幅度也来到了40%左右。
光追和DLSS作为老黄的拿手好戏,RTX40系显卡在这上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PortRoyal测试中得分高达18137,已经比不少其他品牌的RTX4080还要高了,如果对比前代卡皇RTX3090Ti,那这个领先幅度会更大,RTX3090Ti仅有1W4左右,单是光追性能上的提升就有30%以上,光追加DLSS后更是性能爆表。
上面测试的更多是游戏理论性能,这款显卡在算力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AIDA64GPGPU的理论测试中相比RTX3080Ti领先足足有44%以上,相比卡皇RTX3090Ti也有35%左右的性能提升,看来老黄这次是把牙膏挤爆了,才让这款显卡有如此惊人的提升。
游戏性能测试
理论性能的提升堪称离谱,那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究竟如何,我们选用了多款游戏在不同分辨率下实测这款显卡的性能表现。
1080P分辨率下对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可以说是躺赢,毕竟上一代的RTX3080Ti都能够100 FPS流畅运行,这样高端的显卡在1080P分辨率下明显没办法展现其真正实力。
2K分辨率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终于开始发力了,不过实测游戏基本都能稳定在144FPS以上运行,不少游戏项目领先前代近百帧,甚至像《战争机器5》这样的游戏,这款显卡已经可以满足2K@240Hz的超电竞需求了。
4K分辨率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游戏性能的领先幅度逐渐扩大,已经有高出前代40%的性能。像是热门的《赛博朋克2077》对硬件要求极高,前代的RTX3080Ti只可以勉强跑到59FPS,而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开启DLSS2的情况下已经可以90FPS流畅运行了,如果开启DLSS3帧数将进一步上升,那RTX3080Ti就很难望其项背了。
8K分辨率可以说是显卡的修罗场了,我们实测了多款游戏,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依旧在部分游戏中能够突破60FPS,像《地平线5》和《古墓丽影:暗影》这类优化得当的游戏,这款显卡能够去到70FPS甚至上百帧,这么看来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游戏性能还是不错,游戏玩家不要错过了。
4DLSS 3性能测试
DLSS 3性能测试
前面提到光追作为老黄的独门秘技,在RTX20系显卡上就已经推出了,不过当时的显卡性能还不足以带动光追,因此推出了DLSS超采技术,能够让显卡能够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提高游戏性能,让玩家能够体验更真实的游戏画质。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更新至DLSS3.0,新增了帧生成和NVIDIAReflex技术,能够实现游戏性能的翻倍提升。
3DMarkDLSS3理论性能测试
在3DMark的理论测试中,得益于DLSS3的加持,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性能更进一步。4K分辨率下,开关DLSS3性能差距能够达到3倍以上。8K分辨率下更是离谱,不开DLSS时,仅有1.5FPS,开启DLSS2后,帧数虽有提升,但45FPS并不足以流畅运行,而启用DLSS3后,帧数直接来到了70FPS,性能差距接近70倍,看来老黄的DLSS3真的有点东西。
UnrealEngine5EnemiesDEMO性能测试
在实际游戏测试前,我们先测试了开发游戏所需用到的UnrealEngine5引擎,UE5作为全新的游戏开发引擎,对显卡的压力自是不小,在EnemiesDEMO中,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开启DLSS3后性能飙升,4K分辨率下可达77AVG/661%FPS/55ms的水平,而关闭DLSS3仅有22AVG/171%FPS/195ms,前后足足相差3倍之多,不得不说老黄的DLSS3真的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
有玩家可能会觉得帧数提升那么大是不是通过降画质实现的,因此我们也进行了对比,可以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即使开启DLSS3后,从肉眼看来,开关前后的画质几乎没有区别,并且因为DLSS是利用AI进行渲染,在部分细节上,DLSS模式下的画质甚至比原生画质还要清晰,所以有了DLSS3后,游戏流畅度提升的同时,画质也不受影响,妥妥的双赢局面。
《生死轮回》游戏实测
《生死轮回》作为首批支持DLSS3的游戏,我们在实测过程中发现,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帧数仅有50FPS,而我们一旦开启DLSS2后游戏的帧数已经能够去到122FPS了,降低部分特效,此时已经可以满足4K@144Hz的游戏需求。
当我们打开最新的DLSS3后,游戏帧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提升,足足提升了有20FPS,此时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4K分辨率已经能够跑到143FPS的平均帧,如果配上我们所用的AGONPD32M保时捷联名显示器,这个性能加上144Hz的高刷屏,游戏体验直接起飞。
2K分辨率DLSS性能测试
我们也是实测了多款游戏跟程序,从实测结果来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2K分辨率下没有丝毫压力,不少RTX3080Ti只能跑100FPS的游戏,在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上都可以去到200 FPS了,远远甩开了前代显卡,加上DLSS3后更是能够达到恐怖的300FPS。
4K分辨率DLSS性能测试
4K分辨率一样能够被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征服,开启DLSS3后,游戏性能大幅提升,开关前后差距在有些游戏里就是能玩和不能玩的区别;并且即使是4K分辨率依旧有不少游戏都能跑到144FPS以上,看来4K分辨率对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没有压力,我们还得上8K试试。
8K分辨率DLSS性能测试
8K分辨率下RTX4080显卡就不太够用了,实测下来,只有少部分游戏或程序能够流畅运行在60FPS左右,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显存不足的问题导致,后续还需要游戏厂商进行优化,才能让这款RTX4080在8K分辨率下完美展现出应有的实力。
5创作生产力&双NVENC编码器性能测试
创作性能测试
创作生产力也是不少用户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这次选择PugetBench、PCMark10这两款常见的测试软件,来测试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日常办公、视频内容生产等方面的性能表现。
首先是PCMark10的测试,这张显卡在数位内容创作和游戏项目上有不小的提升,整体性能相比前代领先了8%以上,甚至与自家的老大哥RTX4090五五开;而在创作生产力软件测试中也印证了上面的性能提升,单是在达芬奇剪辑软件的Benchmark测试中,性能就领先RTX3080Ti约1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由于配备了16GB大显存,在实测中没有遇到过项目崩溃的情况,正因为有大显存的加持,让这款显卡能够运行更多更复杂的项目,而前代仅有12GB显存因此常常出现爆显存的状况。
再来看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建模、渲染、工业设计等方面的表现,在Blender渲染软件中,9728个CUDA核心依旧强势,分别领先RTX3080Ti和RTX3090Ti有52%和45%,足见这代显卡的实力之强劲。
而在SPECviewperf2020集成的8款工业软件测试中也是如此,性能提升也来到了32%左右,也就是相同的模型渲染,换装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能够让你缩短近三分之一的渲染时间,效率提升明显。
双NVENC编码器专项测试
老黄的黑科技不单止DLSS3一种,他在RTX40系显卡上还安排了双NVENC编码器,支持时下热门的AV1编码,而AV1作为下一代主流的视频编码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其具有更快的编码速度和更高质量的流媒体传输性能,像达芬奇、万兴喵影、剪映等常用的剪辑软件已经支持AV1编码,B站等主流的视频网站也加入了AV1解码,未来AV1将会成为一个新趋势。
既然有双NVENC编码器,那我们就得实测一下这款显卡的编码能力如何。我们使用NVIDIA提供的8K片源与工程文件分别测试AV1格式和H.265格式下的编码时间,实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编码能力已经能够跟老大哥RTX4090平起平坐了,使用AV1编码时速度明显优于H,265格式,即使换成H.265编码,有双编码器的加持下,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效率比前代快62%以上。
从上面的对比测试中可以看出AV1编解码在导出速度上明显领先H,265格式,不过它在占用空间上也颇有优势,从下图可以看到无论是4K还是8K分辨率,采用AV1编码后,视频文件大小平均能够降低25%以上。
AV1在编码导出、占用空间上本就有不小的优势,同时它的画质也不输H.265格式,这里我们截取了几个画面进行对比,从肉眼来看,其实画质几乎完全一样,这样也意味着AV1可以用更小的空间占用量实现与H.265同等规格的画质表现,不得不说视频工作者真的可以换显卡了,AV1编解码的加入让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有了超强的导出性能和战未来的能力。
6功耗&超频&评测总结
功耗与发热
TSMC4N工艺和架构革新双重加持下,RTX40系显卡的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次映众更是给自家的RTX4080显卡用上了超规格的散热系统,这让笔者对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温度和功耗表现充满期待。
在Furmark甜甜圈单烤15分钟测试中,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的占用率达到了99%,但此时的GPU核心温度仅有65℃,而GDDR6X显存作为发热大户更是低至48℃,足以证明这代显卡在架构设计及散热器上真的下足了功夫。
除了温度表现喜人外,映众RTX4080冰龙超级版在噪音控制方面也表现不错,温度比前代RTX3090Ti低的同时,风扇转速也一直保持在低位,几乎感受不到风扇的噪音,综合来看,这款显卡的散热器表现优秀,应对适当的超频操作也不在话下,并且在能耗比方面也遥遥领先上代产品,这才是高端显卡应有的表现。
超频体验
既然是次旗舰显卡,那除了标准的性能测试外,自然是少不了超频测试,我们利用的是映众自家的INNO3DTuneIT超频软件,在该软件上可以调节核心频率、显存频率,解锁功耗和温度墙等操作。
点击INNO3DTuneIT界面上的“智能扫描”按键,软件开始对显卡进行较长时间的智能扫描,扫描完成后还可以智能超频,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即使是超频初学者也能够轻松上手,收获超频带来的性能提升。
不过这次笔者采用手动调整的方式,将GPU核心提升了160MHz,显存也超频1250MHz,最终超频结果,在3DMark中的TimeSpy测试项目,GPU来到了2970MHz,显存也达到了1556.5MHz,得分29692,相比默频状态下有近4%的性能提升,表现还不错。
当然这还不是这款显卡的极限,如果你有更好的散热条件,这款显卡的超频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感兴趣的玩家不妨尝试一下,探探这款显卡的极限。
评测总结
测试下来可以说老黄这次真的有认真在做RTX40系显卡,换装的AdaLovelace架构给这代显卡的光追带来了巨幅提升,双编码器和支持AV1让生产力也能感受科技进度带来的效率提升,还有DLSS3黑科技加持,游戏性能也不可小觑,以前8K想都不敢想,现在已经近在咫尺,总的来说,这代RTX40系显卡处处皆惊喜。
而此次送测的映众GeForceRTX408016GB冰龙超级版就是其中的典范,外观精致,堆料激进,质感出色,散热表现更是优异,并且预留了一定的超频空间给玩家,搭配自家的超频软件,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这款显卡的性能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畅玩各类游戏大作没有一点问题,甚至不少游戏还能满足4K@144Hz的电竞需求;16GB的超大显存也让它跻身生产力显卡的前列,兼具生产力显卡的性能,性价比也不低。
目前映众GeForceRTX408016GB冰龙超级版已经上市,售价10699元,显然这是一款面向游戏发烧友及生产力创作者的显卡,不过以其强劲的性能和出色的表现,它还是无愧于高端显卡的称号,感兴趣的玩家不妨关注一下。
7技术讲解:Ada Lovelace架构
Ada Lovelace架构讲解
Turing、Ampere上两代架构核心均以人物来命名,前者是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后者则是“电学中的牛顿”——安德烈·玛丽·安培,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就是以其姓氏命名。那AdaLovelace定非凡人,度娘一下果然,这是 人称“数字女王”的阿达·洛芙莱斯,编写了历史上首款电脑程序,是被世界公认的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果真是一代比一代还要更牛。PS:她的父亲是《唐璜》的作者,诗人拜伦喔。
从Turing架构开始,NVIDIA首次在显卡中加入了加速光线追踪的RTCore单元,以及面向AI推理的TensorCore单元,这革命性的创新使实时光线追踪成为可能。而Ampere架构则是全面的架构改进,在加入新一代的二代RTCore和三代TensorCore基础上,还有着更先进的SM单元设计,这样显卡工作效率那是翻倍的提升。而来到AdaLovelace架构,同时是以效率提升为大前提,自然是引入了最新的第三代RTCores与第四代TensorCores单元,同时加入众多新颖的黑科技,从执行效率来说AdaLovelace架构是上代Ampere架构的2倍以上,甚至光线追踪能力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倍性能。
全新的SM流式处理器
AdaLovelace架构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全新的SM流式多处理器,每个SM包含了128个CUDA核心、1个第三代的RTCores,4个第四代TensorCores(张量核心)、4个TextureUnits(纹理单元)、256KBRegisterFile(寄存器堆),以及128KBL1数据缓存/共享内存子系统,于是这一个全新的SM单元有着超过上一代2倍之的性能表现。
过去的Turing架构INT32计算单元与FP32数量是一致的,而两者相加才组成了64个CUDA核心。但是Ampere架构开始,左侧的计算单元实现了FP32 INT32的计算单元并发执行,也就是说CUDA核心数量翻倍到了128个。
再来看看AdaLovelace架构的SM,FP32/INT32的计算单元组合,同样实现了每个SM内含128个CUDA的设计,看似提升不大,但是当你了解到GeForceRTX4080拥有76个SM,9728个CUDA核心,那你也就应该明白达82.6TFLOPS的着色器能力是如何实现的了,比上一代的RTX3090Ti显卡的40TFLOPS,还真是提升了两倍有多。
另外缓存方面AdaLovelace架构也进行了大规格的提升,首先每个SM单元中单独配上了128KB的缓存,这样RTX4080显卡中就实现了97MBL1/共享内存。其次核心的二级缓存进行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并且完整AD103核心与RTX4080都是64MB二级缓存,相比RTX3080Ti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技术讲解:第三代 RT Cores与第四代 Tensor Cores
以为刚才的CUDA数量与超大L2缓存就已经很猛了,实现上AdaLovelace架构最大的提升还是在第三代RTCores与第四代TensorCores身上。
第三代RTCores
RTCores用于光线追踪加速,第三代RTCores的有效光线追踪计算能力达到191TFLOPS,是上一代产品2.8倍。
在Ampere架构中,第二代RTCores支持边界交叉测试(BoxIntersectiontesting)和三角形交叉测试(TriangleIntersectiontesting),用于加速BVH遍历和执行射线三角交叉测试计算,虽然光线追踪处理能力已经比初代的Turing架构核心更高效,但是随着环境和物体的几何复杂性持续增加,传统的处理方式很难再以更高效率、正确反应出的现实世界中的光线,尤其是光的运动准确性。
所以在第三代RTCores增加了两个重要硬件单元:OpacityMicromapEngine与DisplacedMicro-MeshesEngine引擎。OpacityMicromapEngine,主要是用于alpha通道的加速,可以将alpha测试几何体的光线追踪速度提高2倍。
在传统光栅渲染中,开发人员使用一些Alpha通道的素材来实现更高效的画面渲染,例如Alpha通道的叶子或火焰等复杂形状的物体。但在光线追踪时代,这传统的做法会为光线追踪带为不少无效的计算,例如运动性的光线多次通过一块叶子,光线每击中一次叶子,都会调用一次着色器来确定如何处理相交,这时就会做成严重的执行成本与时间等待成本。
而OpacityMicromapEngine用于直接解析具有非不透明度光线交集的不透明度状态
三角形。根据Alpha通道的不透明,透明与未知等三个不同的块状态进行处理:透明则直接忽略继续找下一个,不透明块则记录并告之命中,而未知的则交给着色器来确定如何处理,这样GPU很大部分都不需要进行着色器的调试处理,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的性能。
DisplacedMicro-MeshesEngine
如果说OpacityMicromapEngine加速的是面处理,那么DisplacedMicro-MeshesEngine就是几何曲面细节的加速器。如上图所示,在AdaLovelace架构中,通过1个基底三角形 位移地图,就可以创建出一个高度详细的几何网格,所需要资源占用比二代RTCores更低,效率也更高。
通过NVIDIA给出的创建14:1珊瑚蟹例子来说事,这里我们需要需要1.7万个微网格、160万个微三角形,在AdaLovelace架构中BVH创建速度可加快7.6倍,存储空间缩小8.1倍。DisplacedMicro-MeshesEngine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将一个几何物体根据不同细节分成密度不一的微网络处理,红色密度超高,细节处理越为复杂。相应的低密度微网络区域则可以释放更多的资源与存储空间,这样DisplacedMicro-MeshesEngine就可以帮助BVH加速过程,减少构建时间和存储成本。
同时AdaLovelace架构SM中新增了着色器执行重排序(ShaderExecutionReordering,SER),这是由于光线追踪不再只有强光或者阴影渲染处理,未来将会更多的是在光线的运动性,这样光线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想要第三代RTCores与第四代TensorCores有着更高的执行效率,那就得为他们来安排一位管家。而着色器执行重排序(SER)就是为了能够即时重新安排着色器负载来提高执行效率,为光线追踪提供2倍的加速,也能更好地利用GPU资源。不过目前仍未有实例,想实现这个功能,还得游戏与开发工具的支持才行。
第四代TensorCores
TensorCores是专门为执行张量/矩阵运算而设计的专用执行单元,这些运算是深度学习中使用的核心计算功能。第四代TensorCores新增FP8引擎,具有高达1.32petaflops的张量处理性能,超过上一代的5倍。
8技术讲解:DLSS 3
技术讲解:DLSS 3
或者说第四代TensorCores太硬核你不会知道是啥?提升意义在哪?但是TensorCores最经典的应用DLSS你肯定会知道,这一次AdaLovelace架构支持NVIDIA最新的DLSS3技术。
https://images.nvidia.cn/cn/youtube-replicates/r-hu006p23I.mp4
之前我们也聊过DLSS技术,其设计之初是为了弥补光线追踪技术后的性能损失,具体的表现为开启光线追踪技术后游戏帧数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很难保证游戏流畅的运行。于是DLSS使用低分辨率内容作为输入并运用AI技术输出高分辨率帧,从而提升光线追踪的性能。
在DLSS3中包含了三项技术:DLSS帧生成、DLSS超分辨率(也称为DLSS2)和NVIDIAReflex。你可以理解为DLSS3是在DLSS2的基础上,新增了DLSS帧生成技术;而后两技术中,DLSS超分辨率只需要GeForceRTX显卡都能使用上,NVIDIAReflex则是GeForce900系列以后的显卡都用使用上。
想实现DLSS帧生成可不简单,这需要配合上AdaLovelace架构的GeForceRTX40系列显卡才行。DLSS帧生成技术原理是:利用AI技术生成更多帧,以此提升性能。DLSS会借助GeForceRTX40系列GPU所搭载的全新光流加速器分析连续帧和运动数据,进而创建其他高质量帧,同时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和响应速度。
从Ampere架构开始,NVIDIA显卡就已经支持了光流加速器,而AdaLovelace架构的光流加速器升级到了第二代,其提供了高达300TeraOPS(TOPS),比安培架构的初代光流加速器(OpticalFlowAcceleration,OFA)快2倍以上。为了实现DLSS帧生成,OFA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配合上新的运行矢量分析算法在DLSS3技术框架内实现精确和高性能的帧生成能力。
另外,由于DLSS帧生成是在GPU上作为后处理执行的,那么即使在游戏受到CPU性能限制的时候,我们同样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游戏性能提升。尤其是那种物理计算密集型的游戏或大型场景游戏,DLSS2均可以让GeForceRTX40系列显卡以高达两倍于CPU可计算的性能来渲染游戏。
最后由于DLSS3是建立在DLSS2基础之上的,游戏开发者可以在已支持DLSS2或NVIDIAStreamline的现有游戏中快速集成该功能,所以DLSS3已在游戏生态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超过35款游戏和应用即将支持该技术。
阅读小亮点:NVIDIAReflex
NVIDIAReflex也是DLSS3其中的一环,它可以使GPU和CPU同步,确保最佳响应速度和低系统延迟。
想要实现端对端的最低延迟,你需要确保游戏、显示器以及鼠标三者都同时支持并开启了Reflex技术。
当GeForceRTX40系列显卡和NVIDIAReflex搭配上后,直接达到1440p分辨率360FPS的体验,这着实是性能有点强劲了。
在GTC2022大会时已经透露将会还有4款1440p分辨率的新型G-SYNC电竞显示器将要发布,包括采用mini-LED技术的AOCAG274QGM–AGONPROMiniLED、MSIMEG271QMiniLED和ViewSonicXG272G-2KMiniLED三款显示器刷新率均为300Hz,而最猛的是ASUSROGSwift360HzPG27AQN,刷新率直接来到了360Hz。
但唯一一个问题就在于,部分显示器厂商认为此类产品受众人群较少,会降低此类显示器的产能,甚至产品就已经被内部PASS掉,所以1440p360Hz是很美好,但现实也是相当的骨感。
9技术讲解:双NVIDIA编码器
技术讲解:双NVIDIA编码器(NVENC)
GeForceRTX40系列显卡还有一个全新的升级,那就是双编码器NVENC。第八代的NVENC双编码器不仅支持H.264与H.265,还支持开放式视频编码格式AV1。
而由于AV1是一种免版税的视频编码格式,上游软件厂商与下游戏的配套端都在大力推广此编码格式,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硬件与软件支持AV1格式,包括剪映专业版、DaVinciResolve、以及AdobePremierePro较为流行的Voukoder插件均支持,且均可通过编码预设使用双编码器,这样我们等待视频导出的时间缩短将近一半。
不单是视频制作软件,AV1格式也将会是主播、游戏直播UP主们的新宠儿,在保证画面最高质量的情况下,AV1编码器可将效率提高40%,同时显卡的占用也更低。包括OBSStudio一一代软件中也会增加AV1格式的支持。另外我们还能通过GeForceExperience和OBSStudio录制高达8K60的内容,这样我们做游戏录制也会变得更为轻松。
包括我们之后测试时使用的游戏内录视频都是支持AV1格式,同时双编码器NVENC在资源占用和适配上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