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手机qq2011正式版免费(再见!QQ邮箱又一大功能宣布近期下线)

导读 手机qq2011正式版免费文章列表:1、再见!QQ邮箱又一大功能宣布近期下线2、腾讯微博官宣关闭!这些关于它的回忆你还记得吗3、QQ 20周年来啦!扫码查看你的回忆4、微信上线十载光阴

手机qq2011正式版免费文章列表:

手机qq2011正式版免费(再见!QQ邮箱又一大功能宣布近期下线)

再见!QQ邮箱又一大功能宣布近期下线

不知道各位有多长时间没登录过QQ邮箱了?

近日,不少登录QQ邮箱的网友会发现,其中有一条公告写到:“很抱歉通知你,QQ邮件订阅、订阅中心以及阅读动态均将于近期下线,对你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机哥立马登录QQ邮箱,也发现了同一条推送消息。

至于为何取消该功能,QQ邮箱并未说明原因,但这情况一猜测就是使用人数太少,毕竟现在微信里的信息如此丰富,订阅杂志还需要邮箱推送的用户比重大大下降了。

其实在去年,QQ邮箱的另一大功能“漂流瓶”也下线了,由于匿名传输的隐蔽性,该功能被大量色情内容广泛利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去年5月份,微信已经下线了该功能,而随之一个月后,QQ邮箱漂流瓶功能就自此关闭。

回到QQ邮件订阅中心,该功能诞生于2011年,分为邮件订阅、订阅中心、阅读动态三个模块。邮件订阅是免费为用户提供杂志订阅的服务,里面涵盖几百款优质的杂志、菜谱、学习资料等供大家选择,并且订阅与阅读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然而现在,还能有这种习惯的用户已经寥寥无几了。

其实在去年,QQ邮箱崩了还一度上过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如果不是QQ邮箱崩了,我还不知道现在还有这么多人这么高频地使用邮箱呢。

你最近有用过QQ邮箱吗?你还记得它的哪一个功能呢?

腾讯微博官宣关闭!这些关于它的回忆你还记得吗

[PConline 杂谈]近日腾讯宣布,腾讯微博将会在9月28日停止运营服务,这意味着早就半死不活的腾讯微博,终于盖上了棺材板。作为曾经和新浪微博分庭抗礼的社交尖兵,腾讯微博是企鹅帝国为数不多的吃瘪产品之一。腾讯微博的败退,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历史进程的原因。

腾讯微博宣告停止运营

很多朋友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过腾讯微博,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作为曾经的资深用户,对于腾讯微博的衰败,多少是带有惋惜的。关于腾讯微博走下历史舞台的原因,大家已经讨论得足够多,我们今天来谈点别的,一起来说说那些关于它的回忆,权当抛砖引玉!

你用过腾讯微博邀请码吗?

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最早都是需要邀请码才能开通的。在2009、2010年左右的时间节点,微博类SNS产品还处于试点阶段,无论是新浪还是腾讯微博都处于Beta测试阶段,腾讯微博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也属于正常操作。但和新浪微博不同的是,腾讯微博直到今天,也仍是“Beta”版本,这样看来,腾讯微博也算是没迎来正式版就消亡的产品了。

腾讯微博的邀请码当初可是一码难求,网络上这种分享腾讯微博邀请码的往往都是流量热点

开通腾讯微博需要邀请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底才结束。腾讯微博从内测进入公测阶段后,不再硬性需要邀请码,而是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即可开通;到了6月份,下载新版的PC QQ客户端,就能够通过QQ直接开通腾讯微博了。

填写这样的一份调查问卷,就可以无需邀请码开通腾讯微博了

腾讯微博一开始只能发文字?

在最早的时候,腾讯微博只是一个纯文字的SNS社区,甚至无法发布图片。直到2010年6月,腾讯微博才开通了图片上传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eb端上传图片,也可以直接将图片拖动到QQ客户端,发布到腾讯微博。到了2011年4月,腾讯微博开通了视频上传功能,至此主要功能都已经准备就绪。

腾讯微博一开始只能发文字,后来才开通了发图功能

并不出彩的腾讯微博客户端

腾讯微博很早就上线了手机客户端,在最早的时候,甚至还有诺基亚S60的版本,相当齐全。然而,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的更新维护一直都不甚理想,以Android版为例,直到更新停滞的后期,仍使用Android 2.X时代的Target API,体验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腾讯微博客户端

微信也曾做过腾讯微博的小弟?

我们知道,腾讯微博沦为弃子,很大原因是因为微信朋友圈的横空出世。然而在早年,微信其实也当过腾讯微博的小弟!

在微信2.0的版本中,朋友圈尚未出世。当时微信的一大卖点,在于可以把图片当中,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腾讯微博!当然,这样的定位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微信2.0诞生于2011年,彼时腾讯微博仍被视为是对付新浪微博的尖端武器,此情此景下微信去做腾讯微博的马仔也是合情合理的。

微信的“微博发图助手”可以把图片发送到腾讯微博中

仅仅过了一年,微信更新到了4.0版本,朋友圈功能重磅上线。加之在早期版本上线的“附近的人”、“摇一摇”功能,以及微信通过通讯录添加好友的设定,微信的触角已然同时伸向了陌生人和熟人社交,腾讯关于社交SNS社区的战略,调转了180度船头,全力转向了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进行差异化竞争。腾讯微博的冷板凳,恐怕就是此时坐下去的。

腾讯微博的弃疗年

我们知道腾讯微博其实早就死了,只是现在官方才宣布下葬而已。那么腾讯微博到底是什么时候放弃治疗的呢?时间点恐怕是2014年。

2014年,腾讯微博的“药丸”年

对于腾讯微博来说,2014是一个坏消息连连的年份。首先给用户扎心的,就是腾讯微博自己——在2014年3月,腾讯到新浪微博开通了账号,这意味着什么已经是不言而喻了。接着到了7月份,腾讯对网络媒体事业群进行了调整,腾讯微博没有了专属的运营团队,其产品运营团队被整合到了腾讯新闻团队当中。到了11月份,腾讯微博关停了VIP会员服务,下线了每日任务等产品功能,腾讯微博的最终结局已经定格。

腾讯微博最后一次爆点&“诈尸”

当然,腾讯微博也并非没有“诈尸”痕迹。例如在2016年,腾讯微博就出现了一次流量爆发——谢杏芳在腾讯微博上,首发回应林丹出轨事件,但这也只是回光返照,腾讯微博再也没走进过聚光灯下。

腾讯微博的最后一次热点

此后,腾讯微博再次陷入沉寂,偶尔才会闹出一些小动静,例如突然更新一下客户端小版本,修复一些只有腾讯自己才知道的bug。腾讯微博客户端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8年,而在此之前这客户端已经三年没有过任何更新了。当然,腾讯微博的动静也就仅限于此了,在这几年间,它的维护基本陷于停滞,直至走到生命的终点。

腾讯微博渐行渐远,这对用户负责任吗?

腾讯微博关闭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对于SNS业务重心已经转移到微信朋友圈的腾讯来说,这可能无足轻重;然而对于腾讯微博的原用户来说,这恐怕就是极其糟糕的体验了。

从2016年开始,腾讯微博肉眼可见地进入了准关停阶段——页面变得越来越卡,同时也有很多用户的账号莫名其妙会删除,曾经发布过的文字、图片也一并消失不见。腾讯微博作为曾经流行的社交网络之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流量,还承载着很多网友的珍贵回忆。曾经在腾讯微博结交的朋友、曾经发布于其上的高谈阔论、曾经记录过的心情点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弥足珍贵。在早期,腾讯微博可以在“设置”中找到“备份微博”,将发布过的内容以Word文档的形式下载回来;然而,腾讯微博却悄无声息地去除了这个功能,而且没有提供其他保存数据到本地的方案,这令很多用户感到不悦。

近几年,很多用户都反馈腾讯微博账号突然就被“咔嚓”了,腾讯微博并没有给老用户保留自己数据的机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为失败品的Google 在关停之前,提供了足足半年的缓冲期,并设立了专属页面,让用户下载发布过的所有内容。腾讯关停自己的业务并没有什么错,但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业界中举足轻重的大厂,能否再为用户的数据,多负起一些责任?国内的互联网服务很少注意到这方面,希望日后这类问题能得到更妥善的解决吧。

总结

腾讯微博的落幕,算是国内互联网发展史的一个小波澜。借助微信朋友圈,腾讯已经在SNS领域稳稳立足,企鹅帝国的根基也由此变得更加壮实。新浪微博的冲击已经成为了过去,面对新一代短视频SNS社区的侵袭,腾讯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击?腾讯微博的故事还会重演吗?我们拭目以待。

QQ 20周年来啦!扫码查看你的回忆

近日,腾讯上线了QQ20周年的个人总结

查看你从注册QQ以来的天数

1999年

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

11月 QQ用户注册数突破6万。

2000年

4月,QQ用户注册数达10万。

2000年5月27日20点43分,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

6月,QQ注册用户数再破十万。

6月21日,"移动QQ"进入联通"移动新生活,对众多的腾讯QQ和联通移动电话用户来说意 义深远。

11月,QQ2000版本正式发布。

2001年

1月腾讯网在中国排名前三。

2月 腾讯QQ在线用户成功突破100万大关,注册用户数已增至2000万。

2002年

3月 QQ在线用户突破300万大关。

7月 倡导行业自律,签署《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12月 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2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003年

8月 推出的“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9月 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

12月 再次被认定为“2003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004年

1月 获中国移动梦网“2003年度移动梦网合作伙伴最佳进步奖”、“2003年度移动梦网音 信互动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和“2003年度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合作伙伴最佳业绩奖”三个大奖。

4月 QQ注册用户数再创高峰,突破3亿大关。

5月 “2003年深圳软件企业百强”排行榜,位居第四。

7月位列“2003年度广东省民营企业百强”第25位。

8月QQ游戏同时在线突破了62万人,跃居国内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9月 2003年全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中排名第29。

10月 腾讯网被评为中国“市值最大网站”之一。

10月22日,在刚刚结束的“2004中国商业网站100强”大型调查中,腾讯网得票率名列第一,领先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

12月,“2004年亚太区高科技500强”中腾讯名列第17位,入选“2003年度深圳民营企业50强”。

2005年

1月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4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

2月16日,腾讯QQ的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了1000万。自2000年5月腾讯QQ的在线人数突破10万以来,仅用了4年时间就达到了100倍的增长。

4月 腾讯公司获“2004年度深圳市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称号。

4月22日,腾讯公司荣获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单位第三名,前两位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月 腾讯公司位列“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第25位。

2008年

3月 腾讯QQ现实行限制用户异地修改密码的安全措施,暂对异地使用密码保护取密修改并无影响;IP政策出台。QQ聊天室(酷Q社团)再现江湖,号界人士齐响应;酷Q社团成立于2006年12月。

4月 10位QQ号码问世并已开放申请。

5月 QQ申诉功能优化改编,新增好友辅助申诉功能,其他证据一栏将取消并惹争议;申诉人性化。

6月 QQ同时在线突破4000万。注册用户接近8亿。QQDNF黑钻业务推出,从此七钻鼎立。

9月 QQ增值业务:会员Q豆正式发布,QQ实物通过Q豆领取未来人人有望;诱惑的QQ公仔纪念品。

腾讯启动了多项打击QQ外挂措施,首当其冲的是“显示用户IP地址”、“显示用户是否隐身”等功能的彩虹版QQ外挂。

2009年

1月 QQ同时在线突破4300万。继续领跑国内同类软件之首。

QQ推出纪念十周年的活动,有上亿网友参与,同时在2月23日晚8时,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100万,达到了惊人的51398182人,注册用户达到9亿多,预计到2009年末,qq的注册用户会突破10亿。

2010年

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了一亿。

10月06日20:49, QQ同时在线人数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119,829,251人。

10月09日20:50,QQ同时在线人数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122,436,607人。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2010年11月10日下午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兼容。

2011年

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四千万。

2012年

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一亿七千万。2月,腾讯宣布与日本KDDI合作,推出手机QQ日本版,全面打入日本市场。首先发布了Android版本。

5月,手机QQ日本版推出iPhone版本,支持iOS系统3.0以上版本 。

2013年

QQ2013是腾讯公司发行的QQ系列的最新版本,进行了更多细节上的优化,最早测试版本于2012年11月09日上线。2013年01月11日发布了Beta2版本,推出了“剑鱼”全新音视频引擎,高清画质最高可达HD级别(720P)。2013年01月22日腾讯发布QQ2013新春版。

2018年

2018年12月12日,QQ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webQQ即将在2019年1月1日停止服务,并提示用户下载QQ客户端

2019年

2019年1月7日,腾讯云副总裁陈平在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智联升级发布会上称,腾讯云将在2019年实现IPv6 in all,既全生态推进IPv6战略。

2019年3月13日起,QQ号码可注销 。

2019年5月22日,腾讯方面表示,QQ小程序正在进行灰度测试,将于6月正式上线。

最后,扫码查看你的QQ轨迹吧!

微信上线十载光阴,究竟怎样改变了体育人?

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十年前,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问世。

微信十周年活动页面截图

十年时间能改变许多人和事。从QQ好友列表里同步过来的那些老朋友,如今还联系的似乎也不多了。不断增加的好友数字,占据着我们的新生活。

其中,一定也有很多人喜欢体育。从李娜法网夺冠、姚明从NBA退役,到东京奥运延期、疫情波及体坛……这十年,他们用朋友圈和对话框记录、表达、传递着这份热爱。

资料图:李娜2011年法网决赛取胜后,掩面躺在比赛场地上。

群 聊

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随着微信的诞生和推广,沟通成本日益降低。

聊天群组功能,拉近了任何一个小圈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动一动手指,或者长按录音键说几句话,你发出的消息,就会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朋友群、家庭群、工作群、班级群、家长群……各式各样的群聊随着微信一并应运而生。其中当然有一些与体育元素挂钩,比如球迷群、观赛群。

微信十周年活动页面截图

小到每一位球星,每一支球队,大到每一个项目、每一项运动,只要你对体育的某个领域怀抱热爱,就有入群交流的“资格”。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邀请,或者独立创造一个群组,将周围志趣相投者拉入属于你的圈子。

群聊的出现,一传十,十传百,将怀揣相似体育信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越是赶在重要节点的赛事关头,所在的这些群组,便更是活跃。群里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场合,只要拥有一部登录着微信账号的手机,就能随时共享悲喜,嬉笑怒骂。

微信,让爱体育的人不再孤独。

资料图:球迷现场为主队振臂庆祝,仍有人手握手机。NBA中国 摄

阅 读

手机在人类社会扮演的角色,早就不止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这样简单。微信的功能,也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不断跃升。长久以来,人们早已不只将这款软件作为简单的聊天工具来使用。“微信”二字,融入了许多人的生活。

信息的获取,被微信早早纳入其诸多服务功能之中。从对话框链接到朋友圈的开设,从公众号到视频号,用户基数庞大的微信平台,不断创新、简化着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路径。

微信曾经的聊天界面

如今信息获取常常发生在不经意间。群聊里的朋友会在凌晨留言利物浦夺下欧冠的消息,也会在傍晚分享进来一个关于东京奥运举办前景的分析报道;朋友圈,C罗梅西的进球视频片段轮番出现,家门口的比赛,购票链接也随处可见。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你花了几分钟时间阅读微信,而不用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的浏览器登录网站繁琐地检索。

微信时代,体育阅读的门槛降低了。

刷 屏

朋友圈聚合了周围人群的关注焦点,很多人,也有时不时刷新朋友圈的习惯。刷屏这种情况,大家都遇见过。

被同一个人刷屏的体验或许并不好,但当你认识的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便会在朋友圈里形成一道罕见的奇观。两年多前电竞战队IG夺冠,曾对朋友圈形成一次冲击。以此为代表,一些体育事件,总会不时涌向微信特定的朋友圈版块。

微信经典页面截图

体育充满激情,而激情需要释放。朋友圈,成为观赛者和亲历者们各抒己见的第一落点。即便一个对体育毫无兴趣的人,只要认识些朋友,又有刷朋友圈的习惯,就一定知晓每一届世界杯、奥运会的到来。看得再仔细些,或许还会对国足和周琦们那些阶段性的表现有过失望。

每一次刷屏引来的体育狂欢,不止是一次体育迷的集会,也像是一次亮明“身份”,表达立场的个人展示。而你,也在其中。

微信,成了烘托体育氛围的快速通道。

IG战队2018年夺冠,轰动朋友圈

表 达

每一条朋友圈的背后,是人们表达的欲望。身处在观点碰撞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享受表达的自由,而体育本身,更需要表达。作为不同观点的集合地,微信几乎成为每一场比赛,赛前赛后人们交流的首选。

竞技体育,过程往往跌宕起伏,而每一次转折都能激荡起人们心中的波澜。这时候,拿出手机,和亲友聊,和群友聊,和朋友圈聊,捕捉分享瞬时感受的快感,这变得毫不费力。

资料图:2020年7月26日,观众观看上海久事队与山东西王队的比赛。该场比赛首次恢复观众现场观看比赛。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只要有体育迷的地方,就可以发生观点的互换,根本无需担心空间的限制,曾几何时,这样的感觉听上去还遥不可及。科技的发展,改变数字化的生活形态,体育迷们的世界,也跟着一起受益。

至少在微信里,表达这件事一点也不繁琐。

微信宣传创意群“群聊”动态截图

成 长

十年,不止微信在成长,体育也在成长,圈子里的人亦然。

“微信之父”张小龙说,微信十年历程如果非要用两个词概述,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这两个词,可以概括很多。

遥想十年前,网络直播在体育圈甚至都不算普及,当年的学生党都会记得用手机浏览器看比赛文字直播的日子。再看现在,体育与人的连接更紧密,也更简单,很多生活的细节和习惯,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而改变。

站在此刻,感叹微信这十年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时,似乎这些也无关微信本身,而是感叹这日新月异的时代。(记者 王思硕)

来源: 中新体坛微信公众号

磊枫成国民CP顶配?盘点娱乐圈的青梅竹马,每一对都太美好了

请大声喊出近期的cp天花板,

“磊枫!磊枫!磊枫!”

橘自认为是一个“理智派磕学家”,

冷静磕糖,点到为止。

但磊枫成功让橘的肾上腺素飙升至珠穆朗玛峰水平,

隔着屏幕都能尖叫一万次的程度。

妹妹和吴磊好磕的点在于:

自然真实不做作。

如果说营业cp是蔗糖:

甜是挺甜的,

可惜为了甜而甜的人造糖经不起细品;

那磊枫就是蜂蜜:

天生自带甜蜜属性。

候场时的悄悄话▼

红毯帮忙整理裙摆▼

下了台也要帮妹妹提着裙子▼

(生怕三石踩到妹妹的裙子然后人仰马翻)

采访环节撑腰鼓励▼

还有盯“妹”达人三石▼

(这个宠溺又担心的眼神,居敏居敏)

甜到唯有一句:“how pay!”。

这样“甜而不腻”的氛围感,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但令人震惊的冷知识是:

俩人19年合作《宠爱》才认识。

(橘一直觉得他俩认识的年份至少两位数,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但两个小朋友颇有朝着青梅竹马发展的趋势,

比如在吴磊的“坑蒙拐骗”之下,

俩人成功成为北电师兄妹。

(“海报诱惑”)

(“食堂诱惑”)

其实吴磊的“真·青梅竹马”是隔壁中戏的蒋依依。

两人2011年因合作《胜利者》相识,

(不得不说,两位都是等比例放大)

后来又合作了《新神雕侠侣》▼

私下也总是一起玩儿,

(吴磊小时候没少玩儿QQ变装秀吧)

标准的青梅竹马剧本没错了。

虽然现在很少合体,

最近一次同框营业还是在《亲爱的客栈》,

但漫天都是求两人合作的呼声。

这难道就是“青梅永远敌不过天降”?

(我乱说的,千万别当真,感恩)

既然说起青梅竹马了,

当然不能忘了胡先煦李兰迪。

二位可不只是大学同学,

人家还是多年的“欢喜冤家”、“革命战友”呢。

14年合作《宋耀如·父亲》相识,

17年再次合作《原来你还在这里》。

那会儿俩人都在备战高考,

在剧组经常一起复习。

一起参加了艺考,

分别以第2和第3名的成绩考入中戏,

成为了同班同学。

(这是什么并肩作战的神仙友谊!)

小胡18岁生日的时候,

李兰迪提前结束假期赶去参加生日会。

大学期间李兰迪的生日聚会也有胡先煦的身影▼

李兰迪受到网络暴力的时候,

胡先煦一言不合就打电话过去聊人生哲理。

(人类的本质都是哲学大师,尤其是周围朋友“落难”的时候,开口就是老思想家了)

仅与对方共享的“小秘密”,

还是对方Vlog里的“老熟人”。

在活动中牵手演唱歌曲,

收获了前辈们一箩筐的“姨母笑”▼

(看到了屏幕前自己的表情☺️)

即使是友情line也挺好磕的。

都说到神仙友谊了,

能不提我们夏雪和下冰雹吗?

不是吧不是吧,

难道真的有人不知道杨紫和张一山关系好到就差去结拜了吗?

(bushi)

姐弟俩不仅参与了大家的童年,

(热知识:实际年龄更长的张一山能演弟弟的原因竟是发育晚、个子小)

还贯穿了对方的成长过程。

相识于《家有儿女》,

在同一个初中呆了三年,

高中张一山没考上杨紫所在的学校,

(张一山:杨紫,你礼貌吗?)

两人短暂“分离”。

为什么说“短暂”呢,

毕竟两位大学又同班了四年。

永不缺席对方的重要时刻,

虽然出场方式也确实“稀奇古怪”▼

(此处@张一山反黑站)

一见面就掐,

不分时间地点。

节目里互怼也就算了▼

在红毯上也不能“幸免”▼

(我愿意自费300块看二位互掐)

虽然互相没把对方当异性看,

但张一山说了:

“杨紫不是我的菜,

她是我的馒头,是主食。”

(这话说得我立刻下单俩白馒头,不要咸菜的那种。因为要就着感动的泪水吃)

别人“情比金坚”,

他俩“情胜硫化碳炔”。

(冷知识:硫化碳炔的硬度是钻石的40倍)

说到这儿橘忽然想起泰国版的杨紫张一山——

BLACKPINK的Lisa和GOT7的BamBam。

两人从小在同一个舞团跳舞,

一起参加过各种比赛。

后来分别通过了YG和JYP的练习生选拔,

并成功出道,双双在韩务工。

在Lisa因为长相受到种族歧视的时候,

BamBam在采访中也是力挺Lisa。

19年两人在活动上同台,

当年相互鼓励的小朋友都成长为大明星了,

这样的“双强剧本”,不好磕吗?

最戏剧性的是,

BamBam和Lisa虽是同年出生,

但BamBam一直都叫Lisa“姐姐”,

而原因竟然也是因为小时候Lisa的个子更高。

(后悔小时候没有多喝牛奶,不然我也能小弟成群)

如果说以上几对是人尽皆知的热门cp,

那么下面就是鲜为人知的“冷门青梅竹马”,

冷门到俩人参加同学聚会被误会成“塌房现场”。

大家都知道婧妹刘令姿吧▼

对威神V董思成也不陌生吧▼

但你知道他俩是实打实的青梅竹马吗?

前段时间董思成被拍到和刘令姿聚餐,

引起一波“塌房警告”,

可没想到人家只是参加同学聚会去了。

俩人初高中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同学,

大学也都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

最后都走上了“爱豆”的发展道路。

这么多年过去,

“殊途同归”而且关系还挺好,

也是很美好的友谊了。

谁说只有爱情line好磕?

友情line的cp也足够让人“嘴角咧到耳朵根”,

毕竟并肩作战的情谊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最后一句,

你也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吗?

橘先来,上天欠我一个“林杨”。

(版权归橘子娱乐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